第7b版:教育周刊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开学综合征”怎么破? 晋江心理老师来支招

本报讯 (记者 蔡红亮) 暑期余额不足,新学期的脚步近了。日前,晋江多名心理老师围绕作息调整、作业安排、心态调整等方面,为广大学生、家长送上了一份干货满满的“开学心理调适指南”。

一边是新学期新挑战,一边是未完成的假期作业。临近开学,有的学生难免会产生焦虑。对此,心理老师肖得心建议大伙儿要学会接纳当下的情绪,通过回顾在学校的美好时光来进行积极的自我暗示,适当的体育锻炼也可以转移紧张的情绪。此外,面对新学期挑战,孩子们还需利用这段时间设定明确的学习目标,激发内在的学习动力,以积极、乐观的心态迎接新学期的到来。

作业完成安排方面,心理老师陈红礼为大家介绍了“番茄工作法”。“大家可以列一个清单,今天写哪些作业?先后顺序怎么排?每一项都需要多长时间?清单列出来,完成一项,打一个勾。在完成的过程中,可以采用‘番茄钟法’,集中精力写作业15或25分钟后,可以休息5分钟,如此视作种一个‘番茄’。待收获4个‘番茄’后,能休息15至30分钟。”陈红礼说。

“快要开学了,但暑假睡觉、起床时间都混乱了,早上起不来,晚上很晚睡,手机、平板自由支配,真担心去学校会不适应。”开学进入倒计时,一些学生仍存在这样的烦恼。

对此,心理老师何成勇表示,有这样的烦恼是正常的,大家要做的就是主动提前调整作息时间,可以在开学前五天开始进行调整作息,尽量与学校正常上课期间的作息时间一致。心理老师卢文洁也表示,每天安排固定时间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放松身体疲劳,解除一些心理压力,也可以拥有更好的睡眠,提高记忆力和专注力。开学前要逐步减少电子设备的使用,尽量避免因为对电子设备的依赖而引发不适。

开学前需要进行心理调适的,还有广大家长。其中,在作息调整方面,心理老师陈红礼建议家长要与孩子一起行动,如和孩子一起在这段时间商定一个和学校生活接近的作息时间表,适时提醒孩子每天改变一点点,尽量按照平日上学的时间起床、睡觉、学习、运动,有规律地作息,从而更好地适应接下来的学校生活。

作业安排方面,心理老师林培春提到,低年级学生,建议家长陪着孩子检查作业完成情况。如发现作业有遗漏,要督促孩子抓住剩下不多的假期时间完成作业,还要特别关注孩子的情绪和时间安排。

如何控制孩子使用电子产品时间也令不少家长头疼。对此,深耕心理辅导多年的各位心理老师纷纷表示,家长期待孩子能够在一开学就立刻戒断手机等电子产品的使用是不现实的,最好的方式就是渐进式地和孩子约定娱乐时长,逐步增加学习内容,这样孩子也比较容易接受。

开学在即,很多孩子可能会出现“开学综合征”,出现焦虑、情绪低落、无故发脾气等情况,作为家长很着急,该怎么和孩子沟通?

对此,心理老师郑华华提醒家长及时关注、了解孩子的心理状态,以乐观的态度、正确的方法、鼓励的话语,正面引导孩子收心,让孩子学会识别和暂时接纳自己的情绪,这样才能静下心来寻找解决办法。“赞赏和激励是促使孩子进步的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家长们要学着多夸夸孩子,多给予他们鼓励。当孩子在受到赞赏鼓励之后,会更加积极地在学习上努力,把事情做得更好。”郑华华说。

分享之时,各位心理老师还不约而同提到:“家长好心态,孩子好状态。”可见家长拥有好心态的重要性。那么,家长如何调整好心态呢?心理老师朱宝怀表示,家长需要先稳定自己,营造温暖安全的家庭氛围,不把负面情绪传递给孩子,深呼吸忍一忍,换个场景静一静,平静之后再沟通;暂停消极念头,不过多“脑补”孩子会遇到的问题,相信孩子,多给予积极正向的引导。

版权所有 ©2023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