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经
在育儿的过程中,家长就像在升级“打怪”,虽晋级不断但仍有更多的挑战在后头。面对接踵而至的困惑、难题,你是请教老师、专家,还是老一辈?或是翻开育儿书籍捞一捞有用的知识点?然而,也有部分家长在和孩子斗智斗勇的过程中,摸索出一些靠谱的育儿智慧锦囊,快来收下这些干货吧!
爸爸带娃趣事多,不是哭来就是笑。不论是亲子活动场合,还是放学后的校园门口,爸爸们的身影出现得越来越多了。你家娃爸加入育儿队伍了吗?本期,“育儿经”栏目邀请到晋江市艺树实验幼儿园的家长许金源,他将结合自己平时的带娃日常,分享实用的育儿干货,快来看看!
爸爸有耐心
成为孩子成长指南
在陪伴孩子的过程中,如何才能走进孩子的内心呢?许金源有自己的小诀窍——每天找孩子谈话。“如果老师联系我,反馈孩子在学校里出现了哪些问题,我务必会在当天找孩子对这件事进行复盘,强调问题出在哪里。当然,我还会结合绘本或生活案例,让孩子知道做错一件事会造成的后果及连锁反应。同时,在生活中多次、反复提醒,不抱有孩子一次就能改掉坏习惯的想法。”许金源说道。
很多家长认为,跟孩子讲大道理没用,因为他们听不懂。然而,许金源认为生活中很有必要跟孩子讲道理,让孩子知道问题出现在哪里。“孩子只要能够明白大人讲话中的一点点内容就行了,然后每间隔一段时间反复举例之前的问题,孩子就能够慢慢理解大人的教导。”许金源说道,这对于直接用棍子打孩子或骂孩子的效果来得更加深刻,也更有意义。交谈后,孩子更多的是对事情的思考。
“当然,谈话是双向的,不是家长一味地‘输出’或讲道理,也要给孩子留出足够的时间,努力还原事情的经过,再视问题的严重程度对孩子进行相应的教育。”许金源告诉记者,和孩子谈话也会在一定程度上拉近亲子关系,谈话的氛围或内容不一定是严肃的,也可以是温馨、鼓励或倾诉的,还可以回应孩子的十万个为什么。
爸爸会聊天
在和孩子“沉浸式”的日常谈话中,许金源找到了和孩子和谐相处的模式。“生活中,孩子遇到什么不懂的都会问我,相对来说我会回答得比较科学、合理,所以孩子目前还是很喜欢跟我聊天,认为爸爸无所不能。当然,除了犯错不想让我知道外,受表扬了第一时间想要分享的人是我。”许金源告诉记者,作为家长要耐心地解答孩子的各种问题,不能敷衍了事,因为家长的回复孩子都会认真记下,并且会根据家长的解释去应对别人的提问。
“在我看来,爸爸的陪伴对孩子的成长有关键性的作用,家里的其他成员带孩子会偏感性一些,但我会比较理性,不会在跟孩子相处的过程中溺爱孩子,出现孩子一哭就哄或妥协的情况。一般情况下,孩子在哭时我会等到他情绪稳定了,再跟他说话。慢慢地,孩子认为哭不能解决问题,而是要直面问题。”许金源说道,当然他也会陪孩子一起玩耍、一起闹,每天给孩子一个大大的拥抱。
爸爸懂陪伴
让孩子更优秀
许金源坦言,很多时候陪孩子共读一本简短的绘本,都会比讲大道理的效果更好,因为孩子容易把故事中发生的情节当作是真实的事情,而家长可以通过故事来教导孩子。而在共读的过程中,他还会将自己的个人见解告诉孩子,并不是单纯地将故事讲完。比如,日常生活中孩子不喜欢吃饭、挑食,他就会陪孩子看相关主题的绘本,让孩子知道不吃饭、挑食可能会导致的后果。
除此之外,他还常常带孩子看红色电影。“我之前带孩子去看《长津湖》,他可以安静地坐在座位上从头看到尾,偶尔还能看到他眼里闪烁着泪花,看完后他还会感叹现在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从小树立爱国情怀。”许金源告诉记者,他平时还会带着孩子参加各类公益活动、兴趣班等,他发现孩子的变化非常明显,对各种新奇事物都存有好奇心。
“闲暇时间,我也会陪孩子参加兴趣班。比如,让他拉小提琴不是为了考级,而是培养孩子的艺术涵养,锻炼手指灵活度,融入不同圈子;让孩子学下围棋能够开发脑子的全局观,培养孩子的耐心、抗挫力及复盘思考的能力等。”许金源分享道,参加各类活动不仅能够开阔孩子的见识,还能让他更有逻辑性地去思考问题。在和不同年龄段孩子的交流中,既收获了玩耍的乐趣,还积累了丰富的知识。
宝爸有话说
在和孩子相处的过程中,如果孩子吵着闹着要买玩具,家长该怎么办呢?我的教育方式是可以给孩子制定目标,当他达成目标后就可以自己赢得玩具。当然,目标可大可小,如果较为困难可以拆分成阶段性目标。当孩子达成目标后即可获得奖励,而不是让孩子不劳而获,想要什么家长就得给予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