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b版:楼市周刊 上一版 下一版  
下一篇

房贷利率下调

你会提前还贷吗?

楼市聚焦

“最近准备把投资理财产品的钱拿出来,提前还20万元,减少月供压力。”市民李先生说,看到刚公布不久的LPR不变,更让他坚定提前还贷的决心,“目前,理财产品的收益也不高。”

随着房贷利率下限取消,泉州首套房和二套房贷款利率也多数进入“3时代”,而此前购房客户的存量房贷利率仍维持在4%左右。记者了解到,和李先生一样,晋江不少购房者正在考虑要不要提前还贷。

银行业内人士提醒,是否提前还贷,购房者应算好经济账。另外,不要盲目转贷,存在不少风险。

房贷利率下调 二套最低3.25%

5月17日,中国人民银行、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发布多项支持房地产的金融举措(以下简称“517楼市新政”)。

“517楼市新政”发布以来,全国多地房贷利率进一步下行。记者了解到,新政发布后,中国人民银行泉州市分行下发通知:一、取消泉州市首套住房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利率下限和第二套住房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利率下限。二、泉州市首套住房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首付比例调整为不低于15%,第二套住房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首付比例调整为不低于25%。上述政策自2024年5月23日起实施。

那么,晋江目前的房贷利率是多少?记者走访晋江多家银行获悉,银行已经执行最新房贷利率政策:首套5年以上利率3.3%,5年以下(含5年)利率2.8%;二套5年以上利率3.75%,5年以下(含5年)利率3.25%。

减轻月供压力 提前还贷引关注

房贷利率下降及理财产品投资收益率下行,让要不要提前还房贷的话题,成为不少月供一族关注的焦点。

李先生2018年在晋江晋东新区买了一套房子,经历几次下调之后,目前房贷利率为4.2%。“这几年存了大约20万元,都拿去买理财产品。对比房贷利率,理财产品还有点收益。但是,这两年理财产品收益也降了,想来想去,还是提前把房贷还了,更划算。”

市民蔡女士也有同样的想法,“我的房子贷款还有60多万元没还。手头上有一笔现金,原本是拿去炒股,但今年以来,炒股不仅没有收益,还亏了几万元。目前没有更多的投资渠道,所以就想把房贷还清了,减轻月供的压力。”

晋江一家国有银行负责信贷的客户经理介绍,5月份过后,提前还贷的客户多了起来。他介绍,客户主要集中于“存量老客户”和“存量二套房贷客户”。“根本原因在于这些客户当初签订的贷款利率相对较高,随着市场利率的多次下调,他们愈发感到原有贷款的成本压力,因此有了提前还贷的念头。”

记者从晋江多家银行了解到,目前多家银行支持借款人通过线下、线上渠道预约提前偿还存量房贷,但需提前至少一个月预约。以手机银行预约为例,借款人进入“个人住房贷款”板块,点击“预约还款”,然后可选择预约还款日期、方式、金额等。预约还款方式包括部分还款、全部结清两种。

据了解,去年2月,金融管理部门已作出部署,要求银行做好提前还款服务,畅通线上办理渠道,保证还款时间的可预期性,做到“客户少跑路、快办理”。

提前还贷应算好经济账

对于购房者来说,在当前的信贷环境下,是否要选择提前还贷?

”若购房者自有资金充足,且短期内没有投资或较大采购需求,可以提前还贷,以降低利息负担。”银行业内人士介绍,若现有贷款系公积金贷款或者利率显著较低的房贷,要综合衡量与投资理财收益率之间的关系,不建议盲目提前还贷。

业内人士介绍,对存量贷款利率较高的金融消费者,可以根据贷款合同中规定的还款方式,结合已还款期限和个人还贷能力等进行综合判断,决定是否提前还贷。

盲目“转贷”存在不少风险

正因为存量房贷的利率和新房贷的利率存在一定的差距,因此“转贷”的灰色生意卷土重来。个别不法中介更是发掘“商机”,向消费者推介房贷转经营贷,宣称可以“转贷降息”,诱导消费者使用中介过桥资金结清房贷,再到银行办理经营贷归还过桥资金。

“目前,办理房贷转贷业务一般是转经营贷或信用贷等。”银行业内人士介绍,与住房贷款相比虽然貌似享受了较低利率,但是贷款期限变短,借款额度受限,且转贷、续贷过程中可能产生高额中介服务费、资金过桥费等费用,实际综合成本可能超过银行贷款利率。

银行业内人士介绍,转贷容易产生以下风险:一是可能涉嫌骗取贷款罪,触犯刑律。办理经营贷,借款人须如实向银行提供贷款申请资料,比如营业执照、经营流水等,若通过伪造流水、包装空壳公司等手段获得申请经营贷资格,涉嫌骗取银行贷款,消费者会被追究刑事责任。二是产生不良征信记录,影响个人申办金融业务。银行若发现经营贷款资金未按照合同约定使用,将追究借款人违约责任,届时借款人不但要提前还贷且受罚,个人征信也会受到影响。三是个人信息泄露,危及个人信息安全。从目前掌握情况看,部分中介为谋取非法利益,在消费者不知情的情况下,将办理业务中获知的客户重要信息泄露给他人,或者出售客户信息谋取非法利益。

“对确有真实提前还贷意愿或者其他金融业务需求的,应向银行等正规金融机构咨询了解相关情况,合理评估个人或家庭财产状况,根据自己实际情况,依法合规办理贷款、还贷业务,不上当不受骗不侥幸。”银行业内人士提醒。

版权所有 ©2023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