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b版:五里桥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我驾龙舟沧海上

王常婷

我驾龙舟沧海上,尔行旱船天地间。古风犹存深沪湾,沧海桑田精神在。

这个端午,走进深沪,看见看得到的风景、民俗表演,走近看不见的传统文化灵魂。

传统里的划龙舟多数是在江上,因为屈子沉江汨罗江上。后来流传到各地,只要有水可行舟处,便可赛龙舟。像深沪这样直接在大海上“画”出赛道,泛舟沧海之上、充满野性的龙舟赛,还是第一次见到。

海面上伏季休渔的渔船林立,如一道天然的屏障挡住海上的大风,保证龙舟赛的顺利进行。从岸上观看海上龙舟,茫茫沧海为背景,巍巍海船做靠山,另有海鸟时不时翱翔助威,自带气场。海面上,鼓声激越,水花四溅,一条条龙舟劈波前行。

随着主席台上的彩烟升起,一艘装饰成舞台的渔船从远处缓缓驶来。“一只舢板驶入港……”,船上男女且歌且舞,欢快而俏皮。这便是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深沪褒歌。深沪褒歌是以往渔民在出海或归航时,为驱散寂寞,自娱自乐,随口编唱,相邀褒歌,流传至今。

这边海上褒歌余音袅袅,那边主席台上,歌手林佳伟为大家带来了说唱《深沪游龙》:“从小在深沪湾边长大,这儿是我们的所有;神秘的峙海金狮你没办法摸透,就赛场龙舟给烽火台加点火候……”每句歌词都唱到人心里去。说唱中,深沪旱地扒龙船队伍走上舞台。说唱和深沪特色民俗旱地龙舟融合共舞,潮流和传统碰撞出令人耳目一新的火花。

旱地扒龙船是深沪独具特色的民俗表演,其主体是一艘龙船,由龙头、龙身和龙尾三部分组成。龙头做工精细,栩栩如生,还会喷火;龙身用金色的特制布料制成;中间站十几个“船夫”,整齐地“划”着船桨。在两支龙船队间,还有两名“丑角”,一手持扇,一手提篮,分撒糖果。我们有幸接到几颗糖,含在嘴里,那甜蜜,似五千年的传统,从视觉听觉传递到了舌尖,流淌在我们的血脉里。

我驾龙舟沧海上,古典意蕴与新生力量,在深沪湾蓬勃、激荡,一如海滩上那些经历了沧海桑田的古森林,守望着海水潮起潮落;一如那流连于码头、街巷和美食的南来北往游客,怀着对传统文化的虔敬心态。传统民俗在时光中积淀沉厚的包浆;在现代潮流的融合里,也羽化灵性与轻盈。文化传承葆育深沪的灵魂,这个靠海而生的族群就是用这样的方式,追赶记忆,培护根脉,且歌且行,一路灿烂……

版权所有 ©2023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