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b版:楼市周刊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你了解住宅小区的公建配套吗?

购房 课堂

买房是件大事。不少买房人是第一次购房,对于买房这件大事的很多常识都不是很了解。为了解答这些购房者的疑问,本报《楼市周刊》特地开通“购房课堂”栏目。每期,我们精选一个话题,邀请业内人士与您分享,让您少走弯路,买到满意的房子。

住宅小区公建配套是不少购房者关心的话题。公建配套是否齐全、方便,关系到小区居民生活的幸福指数。

那么,小区公建配套都有哪些?是如何建设的?是否参与住宅分摊?

住宅小区公建配套有哪些?

住宅小区配套公建,即住宅区配套公共建筑,指开发商按照国家及地方有关规定在住宅区土地范围内与商品住宅配套修建的各种公用建筑,一般包括教育、医疗卫生、文化体育、商业服务、金融邮电、社区服务、市政公用、行政管理及其他等八类公用建筑,例如幼儿园、社区卫生服务站、党建用房、生鲜超市、居家养老服务站、居委会、公共厕所等。

据了解,每个住宅区具体配建的公共建筑,会因为城市整体规划要求和公共建筑的覆盖范围而有所不同。每种配套公建并非每个小区都会配置,设置在本小区的公共建筑也会服务于周边生活小区的住户。

公建配套如何建设?

对于住宅小区公共配套设施的建设与布置,首先要符合城市总体规划要求,自然资源管理部门在土地出让时就会明确所出让地块应配建的公共建筑。开发商在开发建设时应严格依照规划要求将配建的公共建筑同步设计、同步施工、同步验收,同时要考量到以下三点:一是方便居民的正常使用;二是能够满足公共建筑本身的基本功能要求;三是与周边环境的相互协调。

公建配套是否参与分摊?

公摊建筑面积是指由整栋楼的产权人共同分摊所有的整栋楼公用部分的建筑面积。公摊面积的大小受到每位购房人的重点关注,直接影响所购房屋的真实使用面积。

那么,公建配套是不是要计入每户住宅的公摊面积?

业内人士介绍,一般来说,住宅小区的配套公共建筑是为整个小区服务的,根据相关规定,配套公建只参与风井等公共部位面积的分摊,分摊后总面积单列,不计入每户住宅的公摊面积。

版权所有 ©2023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