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龙年春节进入倒计时,年味越来越浓了!眼下,家家户户都开始忙碌了起来,除尘迎新、置办年货……如何让孩子更有参与感?生活即教育,采购吃的、用的、穿的等“任务”不妨交给孩子,让他们在浓浓的氛围中迎接中国年。
提前做好“购物清单”
春节的脚步越来越近,家长不妨以此为教育契机,提前和孩子进行交流,一起制定“购物清单”,比如除夕当天会用到的龙年主题红包、“福”字、春联、窗花、大人孩子的新衣服,还有年夜饭会用到的食材、饮料、水果、零食等。在列好购物清单后,引导孩子做预算规划。如果超出预算,让孩子学会取舍。
前往超市或菜市场采购时,建议家长和孩子将购物清单带上,避免盲目采购年货,或凭着心情、喜好采购商品。每完成一项采购,就让孩子用笔在购物清单上划掉。这么做的话,能够让孩子养成有计划、有目的地购物,还能培养孩子做事的条理性,在采购物品的过程中感受迎接“中国年”的喜悦。
提前规划好采购线路
在结束了一年的忙碌之后,和家人一起轻松愉悦地逛超市,是一件充满幸福感的事情。东走走、西看看,购物车里装满了“爱”。在这个过程中,家长可以根据事先准备好的购物清单,让孩子对所有购买的物品进行分类,再规划最佳的采购线路。比如,先去哪个区、再去哪个区,如果找不到物品,家长可以提醒孩子礼貌地向导购员求助,明确表达自己的采购需求。
在这个过程中,不仅能够提升孩子分类、统筹的技能,还能在交流中增强孩子的社会交往能力。“妈妈,为什么要买春联呢?”“除夕那天晚上除了穿新衣、吃年夜饭还有哪些习俗呢?”在采购年货的过程中,家长还可以给孩子讲讲中国年的习俗,加深孩子对春节的认识,在实践中进一步了解传统文化。
鼓励孩子参与支付环节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现在超市的支付方式越来越便捷、越来越多样化,支付宝、微信、刷卡等。但是,如果带孩子一起采购年货,家长不妨提前让孩子带些面额不等的现金。在超市结账时,鼓励孩子尝试用现金支付,不仅能够加深孩子对金钱的认识,还可以对孩子的财商进行启蒙。
值得一提的是,在逛超市各个区域的展货架时,家长可以提醒孩子仔细看商品底下的“信息标签”,上面写有商品的名字、价格、生产商等。面对两种同款商品,如果拿不定主意买哪一款时,家长可以鼓励孩子“货比三家”,鼓励孩子学会看商品价格,了解同款零食、玩具、生活用品等之间的价格差异。最后,在结账时提醒孩子排队等候,逐步培养孩子科学的金钱观、理财意识和社会礼仪。
让孩子参与劳动
当年货采购完毕后,建议家长分一些比较轻的物品给孩子提。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会更有参与感和成就感。回到家后,面对一大堆的物品,还可以鼓励孩子参与物品归类和整理。比如,哪些物品放在餐边柜、哪些物品需放在冰箱等。在除夕当天,还可以跟孩子一起准备食材,为年夜饭出一份力。
值得一提的是,家长不要觉得孩子不会做、做得慢,就一切包办代替,这不仅会“剥夺”孩子锻炼的机会,没有参与感的中国年年味就减弱了。此外,在孩子参与其中时,建议家长不要吝啬对孩子的夸奖。比如,“你今天懂得货比三家,越来越有理财意识了!”“今天你还帮妈妈提物品,越来越有男子气概了!”孩子在家长的鼓励下,心情也会美滋滋的,还有助于增进亲子情感。
小贴士
1.在置办年货过程中,家长可以根据孩子的年龄和认知水平,设置不同的“任务”。比如,3~4岁的孩子可以鼓励他们寻找想要采购的物品,5~6岁的孩子可以教他们分辨货币金额。
2.在这个过程中,建议家长给孩子多一些耐心,给予孩子成长的空间和时间,相信在不断实践中会越来越棒。
3.如果孩子年纪较小,不懂得用文字记录购物清单,家长不妨鼓励孩子用自己的方式记录,比如画画等,总之让孩子参与进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