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春节到来前,出门“扫货”,网购生鲜等各种农副产品,似乎是春节必不可少的动作。近年来,食品类年货的种类也越来越多,不仅以蔬菜、水果、冷鲜肉等农产品为主,休闲食品、营养健康食品、干果等食品也逐渐成为年货新宠。面对线上线下琳琅满目的坚果,你知道该怎么囤、怎么吃吗?
建议密封保存
从养生角度出发,冬日是多食坚果的最佳季节。在市面上常见的坚果有很多,如花生、核桃、板栗、榛子、杏仁等。中医认为,这些坚果偏温热,在其他季节食用容易上火,而冬天天气较冷,适量食用能起到御寒、补充能量、有益健康的作用。
“坚果可囤,但要防‘哈喇味’。”国家二级营养师LINDY坦言,坚果作为人们休闲、接待客人、馈赠亲友的佳品,可以为机体补充能量、矿物质和多种维生素。过年囤货少不了坚果。然而,坚果脂肪含量高,久存的坚果在环境作用下极易发生氧化、酸败,生成游离脂肪酸、过氧化物、醛、酮等物质,产生一股刺鼻难闻、又苦又麻的味道,即我们通常所说的“哈喇味”。久存的坚果在被人不慎食用后,可能会刺激消化道,产生不适,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症状。如长期食用,还可能会损害肝脏,增加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风险。为此,要注意少量购买、吃完再买,避免过度消费;注意密封储存。
适量食用
坚果主要包括核桃、扁桃仁、杏仁、腰果、开心果、松子、南瓜子、花生、葵花子等,这些也都是我们过年购买年货时很受欢迎的品种。从营养角度来说,坚果富含蛋白质、脂肪、矿物质(钾、钙、锌)、维生素(维生素E和B族维生素),因其富含不饱和脂肪酸,所以适量食用有益健康,其中松子、核桃的不饱和脂肪含量较高。
“坚果属于高能量食物,过量食用会导致超重和肥胖。《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建议大家每周摄入坚果50~70g,平均到每天就是10g左右,大概就是用手拿一把的量。”LINDY介绍。
选购有诀窍
首先,囤积坚果时,要注意查看生产日期和保质期,最好选择新鲜、当季、在保质期内的坚果。不买过期或临期食品,参照食品标签上标示的储存条件储存,最好放置在阴凉、干燥处。另外,由于坚果储藏不当的话容易发生氧化变质,因此,购买后应在干燥处密封保存。
第二,建议大家选择无盐、无添加糖、无油的原味坚果,培养少盐、少油、控糖的饮食习惯。当看到外包装上注有盐焗、五香、奶油、蜂蜜、琥珀等字样时,我们一定要看看配料表,通常这些坚果都添加了盐、糖、油,要特别注意。
第三,推荐购买独立小包装的坚果类食品,若在食用过程中出现哈喇味,应停止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