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b版:理财周刊 上一版 下一版  
下一篇

推陈出新 整合再起

银行App迎来新变化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移动互联网已经深入渗透到生活的各个角落。作为集合了众多金融服务的银行App,也伴随着金融科技的变化不断升级。近日,又有多家银行迎来了新版的手机银行,并推出了众多全新服务。与此同时,亦有不少银行悄然下架和整合旗下App,以此提升用户体验和金融服务效率。

多家银行升级不断

本月初,交通银行正式推出个人手机银行8.0。据介绍,新版本从客户视角出发,借助金融科技手段实现财富管理、生活服务、操作体验三方面全新升级。11月20日,借首届“财富发光节”开启之际,光大银行同步上线光大银行App 11.0版本,对“首页”“看点”“财富”“活动”“我的”这五大主页全面焕新升级。页面风格呈现“极简”特色,给人以简洁、明快的视觉感受。

记者实际体验发现,与以往相比,各银行针对自身优势部分进行了强化,在适老金融服务方面也同步发力,针对痛点推出更贴心的服务。

交通银行全新版本的App在去年推出“金融频道”基础上,借助金融科技手段,推出更加智能的投资服务,更好满足客户多层次财富管理需求。在选品环节,依托AI大数据分析能力,从海量信息中提炼遴选,推出维度丰富的基金大数据榜单,并将榜单结果渗透到产品解读中,助力客户进行投资决策;在投后管理环节,交通银行的基金持仓透视功能通过多维度数据透视和诊断分析,对客户整体持仓基金进行全方位扫描,提供配置优化建议,帮助客户实现科学持仓。

在财富管理方面,光大银行同样聚焦数字化服务能力升级,其“目标智投”功能为基金客户提供“定期定额自动投、目标达成自动赎”的全流程、一站式、智能化基金定投服务,“账本”功能支持客户根据投资、消费、宠物等生活场景按主题创建账本,让客户变身生活预算“小达人”,“收益账单”服务帮助客户按年、月、日全面了解财富投资盈亏情况,从而优化调整资产配置。

整合亦同步进行

有新颜必有旧貌。在业内推陈出新的同时,部分银行对一些银行App实行了下架或整合处理。

前段时间,渤海银行发布公告表示,渤海银行已推出新版个人手机银行,信用卡App功能也将整合到全新的手机银行的信用卡板块内。整合后信用卡App,将于2023年12月31日正式下架,届时将停止更新信用卡App。

在用户基数不断增多的背景下,银行App却悄然推出,是出于什么考虑呢?

“此前,在数字浪潮之下,不少银行发布了不同类型的App,但用户重叠现象比较明显,同个用户要使用不同服务就要下载不同的App,这让用户徒增了不少烦恼。”晋江某银行人士陈先生告诉记者,“在市场竞争不断加剧的环境中,用户体验肯定排在第一位,各App的整合是一个大趋势。”

记者查阅到,仅今年上半年,就有多家银行对旗下App进行了整合优化。如建设银行下线龙支付App将相关功能、权益、场景迁移整合至建设银行App和建行生活App;邮储银行停止邮储生活App全部服务,相关服务迁移整合至该行手机银行App;厦门银行将原“融E收”App整体迁移至“厦门银行”App等。整合似乎已成了行业内的常用手段,而这一行为,也进一步提高了效率,节约了相应成本,并给予用户更为良好的使用体验。

“维护和更新一个App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如果一款App的用户量较少,或者其提供的功能可以通过其他途径实现,银行可能会考虑下架该App,以减少不必要的维护成本。”业内人士表示,“从用户使用习惯来说,过多的App并非增强用户的使用好感,反而会因麻烦等原因弃用相关App,一个产品的功能越多,设计越精妙、简洁,使用越高效,才能让银行提升服务质量。”

安全使用“第二钱包”

作为日常重要的支付工具,手机也往往被称为“第二钱包”,在享受银行App便利的同时,用户也应时刻提高警惕,了解手机金融App的使用注意事项,安全使用,保障账户安全。

对于下载并开通了手机银行、支付软件、股票交易软件等功能的手机,大家切记要保管妥当,不要随便放置,也不要轻易借给他人使用,防止被不法分子窃取信息。公共场所使用银行App时,尽量不要使用公共Wi-Fi,防止木马病毒的风险。若是遗失手机,应尽快向手机金融App相关的机构、营业厅、客服反映情况,及时办理挂失、停止或冻结账户,以免造成更多损失。手机登录上金融App之后,若长时间不使用,应及时退出登录,保障账户安全。

银行App登录、支付时需要用到的验证码,切记不要随意泄露;付款相关的二维码,在使用时也要注意防护,以防被不法分子盗刷;不要在不明来历的网站、链接上,填写个人相关信息,包括身份证号、银行卡号、银行卡密码等,以免被不法分子套取个人信息。此外,若通过门户网站登录个人金融账户,应及时清理相关历史痕迹,进一步保障个人信息安全,进而保障个人金融账户的安全。

版权所有 ©2023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