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和听力损失,是老年人常见的慢性疾病。或许你发现身边患有致残性听力损失及糖尿病的患者有很多,然而你知道吗,这两种慢性病之间,也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本周健康课堂,我们邀请晋江市中医院内分泌科主任王永发,与大家聊聊糖尿病和听力损失的那些事儿。
糖尿病可致听力损失
“相关数据显示,糖尿病患者(俗称‘糖友’)出现听力损失的比率是正常人的两倍,表明糖尿病也是听力损失的一大风险因素。”王永发提醒。
为什么糖尿病会“偷走”听力?研究发现,糖尿病可合并多种微血管、神经病变等并发症。除大家熟知的糖尿病肾脏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等,糖尿病还可导致内耳血管、神经病变,进而影响听力,导致听力下降。由于其早期症状隐匿,因此,这一关联性常被医生及糖尿病患者忽视。
王永发解析说,糖尿病导致的听力损失通常是逐渐进展的双耳高频听力下降,与老年性听力损失本身的特点很相似。要注意的是,糖友听力损失一般与疾病持续时间相关,即患病时间越长,听力损失程度越重。
预防干预有方法
“日常生活中,建议糖友们注意监测血糖,控制血糖,尽量减轻糖尿病相关的微循环障碍和神经病理性改变。同时,养成良好生活方式,均衡膳食营养。关注听力健康,定期检查听力,避免接触噪声,也是很重要的一环。”王永发建议,老年人群尤其是老年糖尿病人群应定期检查听力,包括声导抗、纯音测听、言语识别能力等,帮助早期发现听力损失的迹象,早期干预。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噪声是导致听力损失最主要的环境因素,吸烟同样也是听力损失的高危因素,因此,糖尿病患者应尽量避免接触噪声和吸烟。
王永发介绍,一旦糖尿病人群已经出现听力损失,需要在控制血糖、改善生活方式的同时及时进行有效的听力干预。干预的方式包括急性听力损失的药物治疗、使用助听器等辅听装置、进行人共听觉植入等。选用适当的干预方式,可以帮助老年人改善听觉功能,更能降低因听力损失带来的认知功能减退和生活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