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b版:理财周刊 上一版 下一版  
下一篇

鏖战支付市场 银行抢滩“双11”

咱厝消费者这样淘货更安心

一年一度的“双11”购物热潮到来,不少平台已经相继推出了让利活动,吸引众多消费者的关注。与此同时,各大银行也积极与电商平台携手合作,共同推出了多个优惠活动,这其中包括了支付满减、购物津贴、分期免息等一系列措施,力求让消费者在购物时享受到更多实惠。但是,在“买买买”的同时,骗子也在虎视眈眈引人入局,消费者更需留意。

多家银行推出优惠活动

随着线上购物的愈加便利,借助某个节点大促已成为各平台的常见现象,而银行与电商平台的紧密合作,则为“双11”大促再添几分吸引力。借助近期的购物热潮,多家银行频推各种优惠活动以此让利于消费者。

记者了解到,中国民生银行以“聚惠民生日,先省再花嗨到家”为主题推出多个活动。今年“双11”活动期间,绑定民生银行卡,即可在天猫、抖音、京东等支付享优惠,民生银行开启企业微信新人礼活动,首次使用个人微信关注@中国民生银行专属服务经理的企业微信,有机会享88元以内微信立减金。同时,该行推出涵盖特惠美食、商超便利、休闲文娱、车享生活、玩转亲子、充值缴费、网购狂欢七大生活板块专属优惠活动,多种支付有机会享减3~50元或8.5折优惠。

中国工商银行推出“全额免单,单笔封顶免1111元”活动,即日起至11月12日,福建省地区(除厦门)客户使用工行卡消费支付任意金额(支付宝/微信绑卡消费或POS刷卡等线上线下渠道均可),消费后在活动期间上传支付宝/微信账单、短信/融e联等支付凭证(需体现消费时间、金额、支付使用的工行卡后4位尾数)、填写支付信息即可参与免单活动,有机会获得免单,单笔封顶1111元。同时,该行信用卡中心还与淘宝、拼多多、抖音等平台推出满减优惠活动,提升消费者的购物体验。

让消费者得实惠

总体来看,尽管各银行的优惠活动略有差别,但主要仍集中于以优惠券、满减券及分期免息为主,加上与各电商平台联手促销,让更多消费者得到实惠。需要注意的是,目前,各银行的优惠政策尚未结束,有购物需求的消费者,不妨多加留意各银行的具体优惠措施。

除了真金白银的优惠之外,银行还提供了“一键支付”“快速结算”等服务,消费者在购物节期间无须烦琐的支付流程,即可快速完成交易,为消费者在支付环节提供了更加便捷的服务。业内人士表示,银行紧抓购物节推活动已是常态,能有效提升购物节期间的交易量,提升各银行的整体服务水平和影响力。对于消费者而言,更能从中得到一定折扣,叠加各平台的自身优惠,得到更多实惠。

小贴士 防骗小妙招 安全“买买买”

“双11”期间,假客服、网络刷单等骗局屡见不鲜,诈骗手段花样百出,消费者该如何更加安心地消费,注意哪些骗局呢?

虚假电商物流客服诈骗。骗子通过非法渠道获取你的购物信息,然后冒充购物网站的客服,以你的货品丢失、产品质量问题或交易失败等理由,主动提出退款,进而诱导你在虚假的网页上填写自己的银行卡号、手机号、验证码等信息,从而将你银行卡内的钱转走。

提示:付款码、验证码、银行卡密码是极其重要的个人信息,绝不能随意在网络上填写。当接到自称是客服的电话,不要盲目轻信,一定要去官方平台进行查询,或者联系卖家进行核实。

刷单返现诈骗。不法分子冒充电商,以在“双11”期间提高店铺销量、信誉度、好评度为由,招募人员进行网络兼职刷单。等交易数额变大后,骗子会以任务未完成、操作不规范、系统卡单等各种理由拒不返款,并诱导你继续刷联单、刷大单,当你意识到被骗的时候,骗子早已将你拉黑。

提示:寻找兼职要通过正规渠道,不要相信“高报酬”“高佣金”的兼职信息,更不要抱侥幸心理相信骗子的退款承诺,以免遭遇连环骗局。网络刷单本身是一种违法行为,凡是要求提前交纳保证金或定金的工作,都是诈骗。

预售商品诈骗。骗子会在微信群、朋友圈或网购平台发布“预购”“限时购”等信息吸引消费者,然后要求添加好友,私下转款,但是往往只收钱不发货,有些不法分子还会编造收取定金优先发货、货物被扣要交罚款等理由,一步步诱导你转账汇款,随后拉黑。

提示:收到优惠短信后一定要去官网核实,切勿随意点击不明链接,网购时一定要选择正规交易平台,对于异常低价的商品要提高警惕。

虚假红包诈骗。骗子瞄准“双11”各大电商企业大发红包的做法,制作山寨网页,借此收集大量个人信息,进而实施诈骗。

提示:慎点红包领取链接,尤其是页面跳转到其他网页需要输入个人信息才可以领到福利时,一定要立即关闭。大家要谨记:陌生人发来的链接或二维码,不点击、不扫描,以免遭遇钓鱼网站和木马病毒。

版权所有 ©2020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