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b版:晚晴·健康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秋燥如何调理 咱厝名医来支招

晚晴名医馆

本期特邀嘉宾 蔡文墨,晋江市中医院副院长、中医主任医师。 擅长:能熟练应用中医药、中西医结合治疗疮疡、皮肤疾病、性病、动物咬蜇伤、烧烫伤、丹毒以及其他外科疾病,并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对皮炎、湿疹、慢性荨麻疹、痤疮、带状疱疹、银屑病等有独特的诊治疗效。在中医论治、通科调理疾病方面疗效显著;采用调运中气、扶阳理论辨治慢性病,并取得良好远期效果。创立了皮炎洗剂、三黄洗剂、祛疣洗剂、利福平软膏等特色药方。临证中,重视中医的整体观,注重“寒湿为百病之源”“调理中气转枢升降的功能”“阳气是人体的根本的温阳扶阳思想”以及经方研究的理论应用。

秋季,人们往往会感觉口干舌燥、皮肤粗糙、身体发痒,甚至连大便都出现了干结,尤其是老年人感觉更甚,这就是中医所说的“秋燥”症状。对于秋燥,关键就是对症调理。本期《晚晴名医馆》,特邀晋江市中医院副院长、中医主任医师蔡文墨为大家开课。

口舌干燥的调理

“中医学认为,秋季为阴气渐盛之季,燥气当令,而燥气‘最易伤肺’。爆伤肺,就会使肺部功能受到影响,从而出现干咳少痰、咽喉干痛及鼻腔干燥等症状,这属于‘肺燥’的范围。”蔡文墨介绍,预防“肺燥”,应该进行饮食和起居的调节,从改善体质入手。

饮食方面,应以清淡滋润为主,葱、蒜、辣椒、韭菜、羊肉、狗肉及烧烤等都属热性食品,不宜多食,以免灼伤津液,助阳生火,加重病情。可多吃些水果、蔬菜、蜂蜜、乳品、粳米、银耳、豆制品等润燥的食品。

生活起居上除了注意天气变化,适当增添衣物外,还应加强身体锻炼,以调整阴阳,提高身体对气候变化的适应能力。同时可通过健身体操、跳舞、气功、气息锻炼等方法来增强肺脏的生理功能。

同时,还应注意消除和避免诱发咳嗽的一些因素,如吸烟喝酒及有害气味的制意。鼻腔干燥可以采用鼻部按摩法来促使鼻黏膜的血液循环和正常鼻黏液的分泌,方法是用拇指、食指伸人鼻腔中,夹住鼻中隔软骨,轻轻下拉 12次;再用拇指、食指夹住鼻根两侧,用力向下拉,由上而下连拉12次。

皮肤干燥的调理

经过了夏季的灸晒,再遇上入秋的干燥凉爽气候,皮肤的毛孔开始收缩,表面温度降低,血流减慢,汗腺、皮脂腺分泌也逐渐减少,皮肤更容易变得干燥粗糙,甚或发痒。此时保养皮肤最重要的是补充水分和营养,使其滋润。蔡文墨建议,此时,大家可补充大量的维生素C、A等,以减少皮肤上的斑和色素,软化皮肤角质,使皮肤显得光滑白皙。同时选择保湿性强、营养充分,且含有天然氨基酸、维生素和胎盘素等成分的护肤霜。为了促进皮肤的新陈代谢,还应经常做皮肤护理,如按摩、负氧离子蒸汽熏面,也可在家中使用简便的蒸汽熏面,再配合一些营养性面膜,这同样也是秋季护肤的好方法。

大便干燥的调理

“ 秋季气候干燥,往往导致便秘或大便干结。而防止便秘最有效且价廉的方法是饮食调理,多饮水,多吃水果,补充身体由于空气干燥所丢失的水分。”蔡文墨建议,饮食以清淡为主,多吃一些粗纤维含量高的食物,如新鲜蔬菜、水果、甘薯、麦片等,尤以萝卜、莲藕、瓜果为佳。不宜过多饮用浓茶或含咖啡的饮料,应尽量不吃煎炸、烧烤、油腻及辛辣食物。

版权所有 ©2020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