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堂课要学习的是韵母[m][ŋ]和[iʔ][uʔ]。我们先来看[m],它相当于汉语拼音的“m”,只是闽南语[m]可以作韵母,而“m”不能。嘴巴紧闭,上下牙不接触,气流从鼻腔自然出来,就可以发出[m]音。比如闽南语中表示“不”的口语读作[m6],“媒人”的“媒”读音是[m²],“茅草”的“茅”读音是[hm²]。[ŋ]相当于汉语拼音的“ng”,但“ng”同样不能作韵母。嘴巴张开,上下牙不接触,气流从鼻腔自然出来,就可以发出[ŋ]音。比如“秧苗”的“秧”读音为[ŋ¹],“黄色”的“黄”读音为[ŋ²],“远”读音为[hŋ4]。当[ŋ]搭配[h]以外的声母时,[ŋ]一般发成[ᵊŋ]音,年轻人甚至可能发成[əŋ]。比如“饭”读音为[pŋ6],“门”读音为[mŋ²],“长”读音为[tŋ²]。
发[i]时,声带出现阻塞,发音中断,此时发出的音就是[iʔ]。我们来看一下例字,比如“鳖”读音为[piʔ7],“碟”读音为[tiʔ8],“铁”读音为[tʰiʔ7],“舌”读音为[tsiʔ8],“缺”读音为[kʰiʔ7]。发[u]时,声带出现阻塞,发音中断,此时发出的音就是[uʔ]。比如“托”读音为[tʰuʔ7],闽南语里表示吮吸的词语叫作“嗍[suʔ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