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现代人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的变化,慢性病已经成为一种全球性的公共卫生问题。慢性病对人体健康造成的影响不可忽视,为了预防慢性病的发生,本周健康课堂邀请晋江市中医院内分泌科医生陈晓红为大家讲解。
这些慢性病要了解
慢性病是指患者病程长、进展缓慢的一类疾病,如糖尿病、高血压、心脏病、脑卒中等。慢病虽慢,但对身体的危害并不小。据悉,这些疾病已成为全球范围内的主要死亡原因。
那么,普通群众应了解的关键一点是什么呢?陈晓红提醒市民朋友:要知悉,很多慢性病是可以通过改变饮食和生活习惯来预防和控制的,这是关键的一点。
何为健康饮食?陈晓红介绍说,关于健康饮食,目前比较受关注的有地中海饮食模式、美国DASH饮食模式,以及丹麦、挪威、芬兰等国家最近提出的新北欧健康饮食模式等。虽然这些健康饮食模式的具体细节有些差异,但存在很多共性之处。总体来说,“更健康”的饮食包括摄入更多的蔬菜、水果、全谷物、坚果和豆类,减少红肉或加工肉类、含糖饮料或果汁、反式脂肪和钠,以及适量的酒精摄入。
健康饮食需遵循这几个原则
“健康饮食的原则是多样化、适量、均衡。”陈晓红坦言,多样化是指应摄入多种不同食物,这样才能摄取到营养物质。适量是指食物的摄入应该适合个人的生理需要,不能过多或者过少。均衡是指各种营养素的摄入比例要合理,不能偏食或偏爱某一种食物。“由于加工食品的产量增加、城市化快速和生活方式的改变导致了现代膳食模式的转变,人们消费更多高能量、高饱和脂肪、高反式脂肪、高糖或高盐、钠的食品,很多人对水果、蔬菜和膳食纤维类食品如全谷物摄入不足。”
“少吃糖、盐,不过多摄入脂肪,多吃蔬菜,适当吃些水果、豆类、坚果和全谷类……这样的健康饮食建议,几乎适用于每个成年人。”陈晓红表示,健康饮食对于预防慢性病的发生具有重要的意义。正确的饮食习惯可以帮助控制体重、降低胆固醇、保护心血管等,从而预防慢性病的发生。除对个人的健康有益之外,健康饮食还有助于减少医疗资源的浪费。慢性病的治疗费用比较贵,如果大家能够通过健康饮食来预防慢性病的发生,将会对医疗资源的合理利用带来很大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