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电信诈骗案件频发,严重危害人民群众的财产安全。作为防范电信诈骗的第一道防线,晋江农商银行不断完善防范措施,加强科普力度,堵截诈骗账户,为防诈反诈工作贡献农商力量。
近日,晋江农商银行又成功堵截两起电信网络诈骗案件,避免了客户的经济损失,以实际行动守护客户的“钱袋子”。
案例一 截堵异常账户转账业务
8月23日,一对夫妇走进晋江农商银行侨晖路支行,神色慌张。经询问,客户自述有陌生来电自称为晋江某中学财务,开学前急需采购一批特定的铁床,要求添加微信方便沟通,随即推送床的样式图片。该客户表示没有此样式的床,“学校财务”让其添加一家名为“林氏木业”厂商的微信,称之前学校与这家供货商合作,因某些原因与其终止合作。
此时,“学校财务”称已打款16.8万元到客户银行账户,并催促其加紧订货,“林氏木业”也要求他们先转订金。大堂经理提醒客户先核对银行卡明细查看是否收到校方的款项,客户称对方说公转私要2小时后到账,但对方催得急,要求赶紧订货不然开学来不及投用足量的宿舍床。
大堂经理仔细查看客户聊天记录里的转账截图发现,“学校财务”提供的转账截图漏洞百出。建设银行发来转账短信提醒,受理单上面的电子印章却是交通银行的。在了解事情的来龙去脉以后,大堂经理向客户分析此次交易存在的种种可疑之处,并列举晋江农商银行之前堵截的相似诈骗案例,成功劝阻客户向诈骗分子汇款,避免16.8万元的经济损失。
案例二 拦截投资受骗事件
8月24日,晋江农商银行客户涂某到该行中兴路分理处办理借记卡挂失补卡业务,柜员按照规定开展尽职调查。涂某自述其职业为金井镇某酒店保洁员,挂失补卡的目的是发工资和日常结算。经查询明细,柜员发现该账户开卡后除了小额入账一笔之外,并无其他交易。该客户提供的手机号码与预留手机号码不一致,且该手机号码入网不足三个月。客户自述今后将会有生意投资,补办该卡为投资专用,并提供营业执照照片。
客户前后自述不一致,其职业信息存疑,种种异常引起柜员的警觉。柜员发现客户手持两部手机,其中一部安装两张电话卡,且未下载任何App,另一部手机安装着炒股软件。在征得客户同意后,柜员打开微信进一步核实相关情况,聊天列表里有一名好友以“高回报炒股投资”为诱饵,引导客户办理多张手机卡和补办银行卡,甚至提供经过P图的虚假营业执照,告诉该客户在办理补换银行卡时应当如何应答柜员的尽职调查询问。
该柜员察觉该客户可能正在遭遇诈骗陷阱,但该客户仍未意识到自己被骗,声称该聊天好友是“表妹”,但当柜员询问“表妹”的微信语音没有当地口音,客户默然不语,才承认此人是刚认识的网友,自己一时被骗子的花言巧语迷惑,才答应来银行补卡用于“炒股投资”。柜员稳住该客户,同时启动应急预案,向当地派出所报警。民警到现场后,核实确为网络投资骗局,及时劝导该客户,成功拦截一起炒股投资受骗事件。
反诈小贴士
“陌生来电要提防,多方确认莫上当,大额汇款要三思,投资理财须谨慎。”晋江农商银行提醒广大市民,面对电信诈骗要“不听、不信、不汇款”,做到六个“一律”:只要一谈到银行卡,一律挂掉;只要一谈到中奖,一律挂掉;只要一谈到公检法税务或领导干部的,一律挂掉;所有短信,但凡让点击链接的,一律删掉;微信不认识的人发来的链接,一律不点;一提到“安全账户”的一律是诈骗。建议广大市民下载国家反诈中心App,对个人信息有疑问时,应及时求助官方机构核实,不轻信、不盲从身份不明人员。发觉被骗后,应第一时间搜集证据向公安机关报案,说明事件经过,尽力挽回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