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则令人震惊的新闻在社交媒体上引起广泛关注。一个年仅23岁的大学生,尿酸竟高达1000,出现肌酐升高,最终诊断为慢性肾功能衰竭,经透析后正在等待换肾。她平时不抽烟、不饮酒,为什么尿酸这么高?带着这个疑惑,网友们纷纷发表了个人的见解和分享了身边的真实案例,甚至吸引了不少医护人员来进行专业解读。在一番追根问底后,人们发现这名大学生生病的主要原因,或许就是其平时基本上不喝白开水,渴了就喝可乐、奶茶,把饮料当水喝。
不可逆的伤肾行为
在上述这一热门新闻的网页底部,也有不少网友纷纷发布了自己的留言。“我以前只喝饮料不爱喝水,后来喝出了肾结石,从此不敢多喝饮料。”“我一个朋友就是这样,特别爱喝可乐,夏天喝冰可乐,冬天冷半死也要继续炫冰可乐,现在是医院血透室的常客。”“假的,这么年轻就得尿毒症一般都是父母给的基因不好。我就是透析室的护士,透析室年轻的病人有,同父同母的兄弟、兄妹同时发病的很多,往上数他家的家族史,就是基因的问题。”……那么,究竟哪个观点更靠谱呢?记者专访了晋江市中医院肾病科、血液净化室负责人杨峥嵘,来看看他怎么说。
杨峥嵘坦言,肾脏是人体的重要器官,就像滤网一样,帮助人体过滤有害物质。血压过高的时候,就容易损坏滤网;血糖过高也容易使滤网堵塞,导致肾脏功能下降。很多人喜欢饮料,平时偶尔喝些,也是无碍的。但是上述新闻中的这名患者喜欢大量喝高糖的饮料,在喝水不足的情况下,很容易引起血液粘稠,影响肾脏血流。
“此外,饮料含糖量高或会导致糖尿病、肥胖,而糖尿病或会引起糖尿病肾病,肥胖是慢性肾脏病发生的因素之一。饮料中的食品添加剂,也可能引起肾损害,而碳酸饮料或会引起肾结石诱发痛风,进而引起肾损害。一旦出现肾损害,肾功能下降,就容易出现慢性肾衰竭。慢性肾衰竭在目前医学上尚无特效药物可进行治疗,只能通过专业健康管理来延缓肾功能的进一步下降、避免肾毒性药物的应用、保护残余的肾功能、控制血压、减少蛋白尿。”杨峥嵘提醒,这一个“毁肾”的过程,是完全不可逆的,平时一定要顾好自己的肾脏。
尿酸高忌口有口诀
体检后,很多人发现自己尿酸高,想忌口却不知怎么忌?杨峥嵘建议,记住这口诀:不吃海鲜和内脏,不喝酒来不喝汤;猪牛羊、鸡鸭鹅、鲈鲤鲫,要少吃;多吃素菜喝点奶,尿酸平稳身体棒。
“不吃海鲜、内脏、浓汤、酒。这里所说的海鲜包括沙丁鱼、鱿鱼、白鲳鱼、罗非鱼、鲑鱼、凤尾鱼、带鱼、秋刀鱼、甲鱼、鲢鱼、贝类等。”杨峥嵘坦言,内脏包括各种动物的肝、腰子或腰花、脑、胗子、小肠、大肠等。肉汤、鱼汤、各种火锅汤都应尽量不喝。酒精,特别是啤酒,也包括葡萄酒、烈性酒。上面提到的这些食物,食用后都有可能对血尿酸造成较大的影响,影响尿酸控制甚至诱发痛风,因此尽可能地不吃。
少吃畜肉、禽肉和部分鱼肉。畜肉主要指猪肉、牛肉、羊肉等。禽肉是指鸡、鸭、鹅、鸽子、火鸡等。
“和这则新闻主角相似的尿酸高患者可以适当吃一点上述食品,通常不会引起痛风发作。此外,也鼓励吃新鲜蔬果、脱脂奶制品。新鲜蔬果食用多的人尿酸水平更低;食用奶制品,尽量选择脱脂或者低脂牛奶、酸奶,既能满足每天的营养需要,还能降低痛风发病率。”杨峥嵘表示,除了管住嘴,还要迈开腿,多喝水。迈开腿,就是说要运动,运动对降尿酸有好处。肥胖的人更容易患上高尿酸、高血脂、糖尿病等代谢性疾病,所以减肥、控制体重也是有益的。充足的饮水能帮助尿酸排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