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b版:五里桥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窗边有株金银花

卢林洲

微风吹过,清香扑鼻。循香觅踪,一株黄白相映的金银花从小区一楼的阳台上舞出头来。

只见那洁白如银的花蕊,成双成对地托举在细细长长的花颈上,一个个争先恐后地从花苞间探出头来,又都挤挤挨挨地撒在几瓣翠绿中。已开的花宛如一只只供人吹奏的小喇叭,未开的花苞恰似一个个有线话筒,惹人喜爱。

儿时,每到初夏,我和村子里的小伙伴们就会利用空隙时间,提着篮子到山坡上或小河边去摘金银花,用簸箕摊晒在门前的太阳下,等晒干后便拿到集市去卖钱,补贴家用,购买零食、书籍和学习用品。

记得小时候,我身体特别弱,隔三差五就感冒,流鼻涕、嗓子痛,母亲便用开水冲泡晒干的金银花,让我当茶喝。每次喝时,我总觉得金银花泡的水甜甜的,还带点香味儿,其功效是显而易见的,刚喝几口,那火辣辣的喉咙口就有些缓解,紧接着再喝几次,那感冒竟奇迹般地好了。

说实话,那时候我对金银花的神奇是一知半解的,可对母亲的自治疗法是十分佩服的。直到长大后,我才从书中得知,“金银花”一名出自《本草纲目》,其三月开花,微香,蒂带红色,花初开则色白,经一、二日则色黄,黄白相映,似金如银,故名金银花。又因为一蒂二花,两条花蕊探在外,成双成对,形影不离,状如雄雌相伴,又似鸳鸯对舞,故有鸳鸯藤之称。金银花是一味很好的中药,有清热、解毒、凉血、通经活络等功效。

后来,我读到了一些关于金银花的诗。比如清朝诗人蔡淳的《金银花》:“金银赚尽世人忙,花发金银满架香。蜂蝶纷纷成队过,始知物态也炎凉。”这是诗人借咏金银花之机,巧借其花名金银这一特点,引申生发,表露了对世俗物欲横流的愤懑之情,是一首有寄托之意的咏物诗。

再如诗人王夫之的《金钗股》:“金虎胎含素,黄银瑞出云。参差随意染,深浅一香薰。雾鬓欹难整,烟鬟翠不分。无惭高士韵,赖有暗香闻。”我从中了解到金钗股是忍冬的别名,而忍冬是金银花的正名。同时对金银花的色、状、姿、香、味,有了一个更为全面的认知。

但让我更为关注的,还是这首专写金银花的古诗:“性本高洁情自多,三生修缘枉蹉跎。前世不恋繁华市,田头山坡唱恋歌。缠缠绕绕罗裙舞,百鸟助鸣霞作幕。金簪银簪云鬓插,风拨清溪水琴和。”你看,诗人把金银花比作朝夕相伴、不离不弃的恩爱情侣,可想而知,那是一种什么样的美,一种什么样的境界,一种值得我们永远去追求的人生!

金银相间,花溢淡香,又到金银花开时,我爱摘些金银花插在装水的瓶子里,放在茶几上,让屋子注满淡淡的清香。可我,更多的是爱它那淡淡的情怀。

版权所有 ©2020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