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b版:晋江少年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晋江三小小记者 花式过端午

本报讯 (通讯员 赖雅钟 黄丽利 记者 蔡红亮) 6月21日下午,晋江市第三实验小学小记者走进御辇村家风家训馆,参加端午民俗活动。

一到家训馆,一股浓浓的粽香扑鼻而来,村民们有说有笑地包粽子,馆内的汉服表演更让小记者感受到了浓浓的节日氛围。小记者们有序排着队,工作人员用艾草沾艾叶兰汤,在他们的额头轻轻拂下,以示祛除晦气。

闻着沁人心鼻的艾草香,小记者们巧手制作起了香囊。这些五颜六色的香袋是用五色丝线缠成的,小记者们在里面装上艾草、雄黄等。中草药清香四溢,让人感觉心旷神怡。据了解,端午节佩戴香囊,可辟邪祛瘟,小记者们迫不及待佩戴上自己制作的香囊。

端午怎能少得了包粽子。在工作人员的指导下,小记者们学着包粽子。别看他们年纪小,大家的动手实践能力还挺强,不一会儿,就包好了好几个粽子。当天,小记者们还逐一体验了“刺五毒”“套鸭子”“五色缕编织”等端午传统习俗。

小记者感言

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活动是立鸡蛋。工作人员告诉我,鸡蛋立起来,可以获得一年的好运气,我感觉非常开心。

张卓渊(桥南校区)

通过本次活动,我进一步了解了端午节独特的习俗,我们应该继续传承传统文化,弘扬民族精神。

王腾熠(桥南校区)

活动精彩纷呈,让我感受到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作为小学生,我们应该好好学习,继承传统文化。王颖心(桥南校区)

参加这次活动,我收获满满,不仅了解了屈原的爱国精神,还学会了做什么事都要坚持不懈,不能半途而废。苏已晴(海丝校区)

我第一次尝试包粽子,以为很简单,其实是眼睛会了,手不会!经过几次练习后,我最终成功地学会了包粽子,心里别提有多高兴了。陈瑾萱(滨江校区)

我们亲手包了粽子,体验了兰汤浴、点雄黄、刺五毒等习俗,满载而归。

柳芮昕(桥南校区)

此次活动,让我感受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和内涵。

卢诗芸(滨江校区)

这次活动内容丰富,给了我深入了解传统民俗的机会,收获满满。

徐灵芷(桥南校区)

在活动中,我们通过聆听介绍、体验等方式,不仅感受到了诗人屈原的爱国情怀,还学到了很多知识。冯泉举(滨江校区)

本次民俗体验活动,我们从立蛋小游戏、香囊制作、点雄黄、刺五毒、编制五彩绳等环节,了解了端午的由来、起源传说、美食习俗等。 饶西桐(滨江校区)

版权所有 ©2020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