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b版:健康 上一版 下一版  
下一篇

感恩父亲节 给咱厝爸爸们的健康指南

晋江市中医院体检科医生 林金焕

父爱如山,高大深沉。相较于母亲,父亲更不善于表达爱意,也从不抱怨病痛。头顶压力,肩扛家庭,心怀事业……“父亲们”在看似健康的外表下,在推杯换盏熬夜加班的时光里,难免会与疾病“不期而遇”。本周日是父亲节,你会用怎样的方式来表达对父亲的一份心意?在这里,我们为大家分享一些健康小贴士,愿健康留驻在每位父亲身边。

男性健康知道多少

来日并不方长,说爱不要太晚。为了让爱与健康都不缺席,记者专访了咱厝晋江市中医院体检科林金焕医生,趁着这个父亲节,为大家送上一份健康指南及体检清单。

“除了多陪伴外,更应该关心父亲的健康。父亲作为一家之主,事业、工作、家庭给他们的身体健康带来巨大的压力,如果不注意饮食与营养的科学性将后患无穷,导致各种疾病的到来。”林金焕表示,眼下,不少“90后”年轻爸爸们总是仗着自己年富力强,加班、打游戏,长期熬夜,饮食也是经常外卖、可乐,还三餐不定。长期超负荷工作,身体往往会处于亚健康状态:“30岁以下年龄的年轻爸爸们,我们建议1到2年体检一次,测一下血压、体重,查一下血脂血糖,拍个胸片看看有没有结核等疾病,做个腹部B超,看看肝胆胰脾肾等器官的情况。”

而超过40岁的爸爸已然人到中年,要注意一些慢性疾病悄悄侵袭:“特别注意心脑血管、糖尿病等慢性病的检查。同时开始注重筛查肿瘤。40岁的男性最常见的肿瘤主要有肺癌及消化道肿瘤。”

50~60岁以上的爸爸,建议每半年到一年至少体检一次。林金焕说,不同职业的父亲,也要根据自己的职业特点进行疾病的预防:“比如说文字工作者、计算机基础操作人员等等。他们的颈椎病比较多,建议在体检的时候可以增加颈椎CT等检查项目。接近接触粉尘的,要重点筛查呼吸系统疾病。”

不同年龄段“父亲”的健康指南

30岁+父亲

关键词:角色转变要适应,做好健康储蓄

林金焕介绍,30岁的父亲身强体壮,健康状况良好。由于正值打拼期,生活节奏快,易忽视健康,会潜藏不少健康隐患,例如:颈椎、胃肠道、痔疮等。要多注意休息,有意识地合理安排工作、娱乐和休息时间。

40岁+父亲

关键词:警惕“四高” 关注心理健康

林金焕介绍,40岁这个年龄段的很多父亲容易出现“四高”(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高尿酸)和泌尿系统等疾病,在初期通常没有明显临床症状。要关注体重管理,定期运动。如有高危因素,比如抽烟、酗酒,需重点排查肝、肾功能。

50岁+父亲

关键词:重视健康管理 警惕身体出现病变

林金焕介绍,50岁男性身体已经处于亚健康状态,年轻时候没保养好身体的话,这时会逐渐显现出各种各样的健康问题,各项临床指标亮起红灯,需要格外重视。重点关注内分泌疾病、心脑血管系统病变、肝脏、神经病变、呼吸系统病变等五大健康问题,同时还应尽早接种带状疱疹,预防“生蛇”。

60岁+父亲

关键词:学会享受生活 警惕阿尔茨海默

林金焕介绍,60岁是中老年交替的关键时期。要注意预防动脉硬化导致的多种疾病,包括高血压、心脏病、脑血管疾病(中风)等。同时,随着年龄增长,肿瘤发病率也会增加。注意作息规律、适度运动,关注牙齿健康,保障营养摄入。关注癌症早筛,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体检时需关注肿瘤指标,比如肠道、肺部、肝脏等指标。

70岁+父亲

关键词:善待人生 健康饮食

林金焕介绍,这一年龄段的男性,其外表特征将会发生明显的改变,比如,皮肤更为粗糙,开始出现大小不等的老年斑。睡眠的减少可能无助于体能的恢复,人的记忆力也会变得越发糟糕。腿和腰会自然衰老。腿力一旦减弱,就易跌倒,甚至导致一辈子卧床不起。

林金焕给予这一类父亲的健康忠告:在进行体育锻炼时,每天坚持一刻钟,主要进行屈膝、伸直的动作,并且坚持每天到户外散步、做做广播体操等。同时,为防止各种癌症的发生,应多食用具有防癌作用的食物。虽然上述食物皆有防癌、抗癌之效,但天天食用,反而会摄取过量,须全面均衡饮食及不偏食,如此才能达到防癌效果。要尽量少吃油腻和油炸食物,多吃植物油,少吃动物油,平时多吃些蒜和鱼类,适量喝点红葡萄酒,这些做法都能降低胆固醇含量。

版权所有 ©2020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