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b版:亲子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如何共享假期亲子时光?

亲子健康

陈红礼

专家建议:营造良好家庭氛围

“五一”假期将至,如何借助5天小长假享受美好的亲子时光?怎么避免不必要的亲子冲突呢?本期,“亲子健康”采访了晋江市平山中学专职心理辅导教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陈红礼,她将从以下方面分享实用干货,感兴趣的家长别错过啦!

多一些空间 多一份信任

陈红礼坦言,假期与孩子在家里共处的时间增多,亲子矛盾和冲突可能也会增加。对此,陈红礼建议道:“家长可以给予孩子一定的独处空间,尊重他们对独处的需求,多一些商量和鼓励,用欣赏的眼光看待孩子,多一些包容和理解。和孩子交流时,以倾听为主,适当表达自己的感受,不急于给建议,不急于评判对错,记住‘先关注情绪、再关注对错’的沟通原则。”遇到争吵,可以按下“暂停键”,深呼吸或转移注意力,等到双方情绪稳定后再理性沟通。

提前制定规则 防止沉迷网络

放假期间,家长和孩子都放松了紧绷的神经。为避免因孩子沉迷网络或电子产品而引发亲子矛盾,家长可事先与孩子确定好双方都认可的电子产品使用规则,明确使用电子产品和网络的时段、时长和内容等。制定这些使用规则时,同样先听孩子说说他的想法,再在这基础上进行“讨价还价”,直至双方都能接受。规则制定后,还可以商量一些“惩罚”和“奖励”的措施,这也是需要双方进行充分沟通的。陈红礼提醒道,这些“规则”的制定不是家长单方面决定,而是允许孩子说出来再充分讨论。这个讨论的过程也是双方深入交流的过程,有助于家长更深入地了解孩子、理解孩子。同时,家长也要控制好自己使用手机和网络的时间,以身作则,为孩子做出示范和榜样。

稳定作息规律 避免假期综合征

旅游、聚会、在家宅着,是很多人的假期状态。平日的生活节奏被打乱,再突然调回紧张的学习状态,不少人产生抵触情绪。为了避免假期综合征,建议家长有意识地在假期当中引导孩子规律作息,可以适度放松,但不能够打乱原有的节奏。在假期最后一天,注意“收心”调整,适当规划回到学校后要做的事情,帮助孩子做好心理调整。

安排亲子活动 享受惬意时光

“五一”假期里,家长卸下平日里工作的重担,而孩子也不需要上学。在这段难得的亲子相处时光里,家长可以带领孩子开展多样的亲子活动,如和家人朋友聚餐、一起看场电影或一起到周边逛逛等。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下,增进彼此的沟通和感情。除了规划一些短距离的出游外,还可以和孩子聊聊“劳动”,如与孩子共同拟定一份家务合作表,明确规定父母和孩子每天需完成的家务。合作表一经敲定双方都要严格遵守,父母可监督、提醒孩子完成自己的“任务”,并可适当给予奖励,让孩子从做家务中获得快乐。

版权所有 ©2020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