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由本报记者唐淑红、陈荣汉采写
春天的蔬菜已悄然上市,味道鲜美诱人,激发食欲。这不,一年里最鲜美的,肉质鲜嫩、美味爽口,被誉为“菜王”的春笋,出现在咱厝不少小伙伴的餐桌上。泉州市营养健康协会专家委员、泉州医高专附属人民医院主治医师陈宜阳提醒,春笋虽美味,但不能贪吃。
美味春笋受捧
说起春天的时令蔬菜,那么非春笋不可。最近在朋友圈,经常看到小伙伴晒挖春笋的照片。据了解,春笋不仅美味,其营养价值也很高,它富含蛋白质、膳食纤维、维生素C、维生素A、维生素B、钾、铁、磷等多种营养物质。五花肉炖春笋、春笋炒肉……当前正是春笋上市的季节,春笋变着花样满足人们的味蕾需求。
陈宜阳表示,春笋中含有多种人体所需的营养成分,如维生素、矿物质等,可以起到促进身体健康、增强体质的作用。因此,适量食用春笋,可以保证人们摄入足够的营养,同时不会对身体造成过多的负担。但是,本身肠胃功能较弱的人不宜多吃春笋。虽然春笋营养丰富,但是它的粗纤维难以消化,容易刺激肠胃,造成消化不良症状。还有,不要一次性吃太多,频率也不要太密集,如果肠胃出现不舒服的症状,应尽量少吃一点。
这样食用更营养
那么,怎样吃竹笋才能减少“抗营养物质”的影响呢?陈宜阳表示,可以从以下几点入手:首先,竹笋要先浸泡和焯煮。泡过、煮过之后,可以去掉大部分草酸和植酸,降低单宁含量,同时灭活其中大部分蛋白酶抑制剂。煮制时间至少超过10分钟。泡煮之后,还可以降低竹笋中亚硝酸盐的含量,提高安全性。
其次,加肉类长时间炖煮。长时间炖煮可以充分灭活蛋白酶抑制剂,再用富含饱和脂肪的五花肉、排骨等食料来软化纤维素,这样炖煮后,笋会更好吃。
再次,做成发酵蔬菜,比如泡菜笋、酸笋。研究发现,乳酸发酵会明显降低竹笋中“抗营养因子”的含量。小伙伴可以煮腌笃鲜、咸肉山笋汤等。竹笋含有蛋白酶抑制剂,如果是消化能力差的人,再摄入蛋白酶抑制剂,就会加重消化不良的症状。
挑选春笋的技巧
虽说春笋好吃,但是挑选春笋也有技巧,陈宜阳提醒要注意以下“四看”:
看笋壳,笋壳以嫩黄色最好,因为没有完全长出土层或者刚刚长出的竹笋壳常常为黄色,所以其笋肉就特别鲜嫩;
看笋肉,笋肉颜色越白就越脆嫩,笋肉黄色者质量次之,绿色的则质量较差;
看笋节,鲜笋的节与节之间越是紧密,表明其出土的时间就越短,则其肉质也就越为细嫩;
看笋体,蔸大尾小的笋一般肉多壳少,且味道更为脆甜鲜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