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房是件大事。不少买房人是第一次购房,对于买房这件大事的很多常识都不是很了解。为了解答这些购房者的疑问,本报《楼市周刊》特地开通“购房课堂”栏目。每期,我们精选一个话题,邀请业内人士与您分享,让您少走弯路,买到满意的房子。
“零首付”购房有何风险?
当前楼市处于调整期,泉州一些开发商为了促进销售,推出了所谓“零首付”的购房政策,以此吸引消费者。
事实上,早在2016年,住建部等部门就发布相关文件,强调中介机构不得提供或与其他机构合作提供首付贷等违法违规的金融产品和服务。
律师表示,“零首付”购房存在极大风险,涉及的部分违规操作,无法在合同中明确约定(即使约定,其有效性也难被法律认可),一旦房地产企业无法兑现承诺,或给消费者造成经济损失,消费者将难以依法追责索赔。
什么是“零首付”购房?
“零首付”购房吸引消费者,主要的噱头就是消费者购房,不需要交首付款。
业内人士介绍,“零首付”并非指消费者一分钱都不要,就能买到房子。背后有两种形式:一是,购房返现。消费者先自己支付首付,待银行贷款下来后,开发商拿到房款,再对消费者进行首付返现,把首付款退给消费者。这是一种变现打折。对开发商而言,明面上的房价不能跌,但可以通过首付返现的形式,变相给消费者优惠。虽然过程较为曲折,但这是一种实打实的优惠。二是开发商为消费者垫付首付,消费者分期偿还。这其实就是为消费者提供“首付贷”。开发商借钱给消费者购买自己的房子,再把自己的债务转移给消费者。看似零首付购房,但购房者所背负的债务却更高了。
“零首付”出现,早就不是什么新鲜事了。在过去的几年时间里,几乎每次出现市场遇冷时,都会有看似“创新”,实则是被玩了很多遍的营销套路再现。实际上,所谓“零首付”等虽然看起来诱惑满满,但大多就是个噱头而已。
“零首付”购房违规
所谓的“零首付”购房,并非真正的“零首付”。据了解,目前,各大银行等金融机构也不支持零首付贷款。“零首付”本身是一种违规行为。
事实上,在国家层面,2016年住建部等部门发布了《关于加强房地产中介管理促进行业健康发展的意见》,强调中介机构不得提供或与其他机构合作提供首付贷等违法违规的金融产品和服务;2017年住建部、央行、银监会联合印发《关于规范购房融资和加强反洗钱工作的通知》,严禁房地产开发企业、房地产中介机构违规提供购房首付融资、首付分期和变相首付垫资。
违规部分无法约定
难以依法追责索赔
对于消费者来说,选择“零首付”购房存在很大的风险。
福建一脉律师事务所律师李耿佳介绍, “零首付”不仅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购房者资金短缺问题,还须借助首付款高息垫付、虚高评估价骗贷等非常规操作实现,从而大大增加消费者贷款利息及按揭月供款的负担。
“从法律层面上来说,‘零首付’涉及的部分违规操作,无法在合同中明确约定。另外,即使约定,其有效性也难被法律认可。”李耿佳表示,一旦房地产企业无法兑现承诺,或给消费者造成经济损失,消费者将难以依法追责索赔。
在此,李耿佳提醒,消费者根据自身的财务状况作出理性选择,避免因无力还贷引发信用危机,甚至陷入违法泥潭,付出不应有的代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