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b版:本地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数智赋能行 探寻“新食纪”

晋江经济开发区数字交流沙龙走进食品产业

本报讯 (记者 许春 陈巧玲) 数字赋能,谋变求生。23日下午,晋江经济开发区举办“数智赋能行 探寻‘新食纪’——走进食品产业第一期数字交流沙龙”活动,促进食品行业加快迈向数智经济新“赛道”,抢滩转型升级“窗口”期。

走车间、观场景、看成效……活动现场,来自经济开发区各园区的20多家食品企业代表,先后走进奇峰食品、盼盼饮料公司,实地观摩企业的样品室、数字工厂平台、全自动生产线等,零距离体验优秀食品企业在数字化改造中的最新进展、应用场景和取得的成效。

去年,成立于1993年的奇峰食品公司联合华为(晋江)工业互联网中心,开始“试水”数字化改造。数字化系统上线后,奇峰食品立即尝到了“甜头”。该企业IT经理王文平说,在引进MES(制造执行)系统之前,奇峰食品面临着产品追溯难、降本增效难等困扰。数字化改造后,该企业实现了生产过程的可视化、可追溯和成本管控的精细化,产能大大提升,并实现了节能降耗。

在盼盼饮料公司,数字化已被广泛应用到运筹优化、配方管理、生产工艺标准化、食品安全溯源管理、产品质量检测等众多环节,助力企业提升产品质量、降低成本和能耗、提高生产效率。2022年,盼盼饮料产能同比增长11.76%,客户投诉率降低38.5%。

实地观摩一结束,“头脑风暴”又来袭。

交流会上,黑湖科技闽赣大区总经理詹林辉向大家做了《食品制造企业如何实现低成本、快捷、轻量的数字化转型》的专题分享。结合食品企业的具体案例,詹林辉剖析了当下食品行业的发展现状,解读了数字化解决方案,推介了相关数字化产品。

“这场活动让我们对数字化转型有了进一步的思考。”亲亲公司IT总经理陈晓龙说,目前,亲亲公司已经开始布局数字化管理系统,未来2~3年还将在原料、生产、仓储等环节推进数字化改造,形成自上而下的数字化管理体系。

当下,数字化转型已是企业谋求高质量发展的必修课。在华为云孵化中心运营经理林杰祥看来,企业不应在落后老旧的工艺基础上追求自动化、在落后的管理基础上追求信息化、在不具备数字化网络化的基础上追求智能化,而应该根据自身的业务发展需求和产业发展方向进行布局,通过信息化、网络化、智能化“三步走”逐步迈向数智转型。

“新年伊始,全国都在拼经济、抢发展,食品作为传统产业,更要加快发展步伐,才能在发展浪潮中求变革、谋生存。”交流会上,经济开发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陈钖岑说,这也是开发区选择在食品产业开展数字交流沙龙首场活动的初衷,希望各食品企业借助数字化转型的契机,深化技术创新、标准创新、市场创新,推动高质量发展,寻求更好、更强的经济增长极。

下一步,经济开发区还将深入时尚鞋服、纺织新材料、智能制造等行业,开展数字交流沙龙活动,针对中小企业在数字化转型中的痛点、难点等“把脉开方”,助力中小企业迈向高质量发展快车道。

版权所有 ©2020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