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红波
飞机在平流层呼啸,窗外云海连绵、密不透风,大地的景象被遮得严严实实。我特意选了靠窗的位置,似乎只有这样,才能让思绪在飞驰中不断流淌,与心中久久怀想的那片土地、那些人、那些事,贴得很近很近。
出发前,我在心里不断勾画着踏上故土的那一刻。淳朴的人们、广袤的平原、豪放的民风、厚重的历史,还有那今生割舍不下的亲情,对我来说,都是历久弥新的精神宝库,让人痴迷,催人奋进。
母亲是个急性子,硬是要求弟弟载着她,一起前往机场接我。飞机落地以后,还要滑行一段距离,我乘坐摆渡车到达接机口。老家的天气不比南方,临行前,母亲把她的绝活“唠叨”,发挥到了极致。若在以前,我会感到厌烦。这次,我很懂事,“嗯!嗯!”“好的!好的!”我一次次耐心地对母亲的叮嘱作着回应,去商场买了棉袄、保暖内衣,把自己裹成了“粽子”。
出了机舱,寒气刺骨,全身毛孔瞬间紧缩了起来。心里为听了母亲的话而暗自窃喜。当母亲的“唠叨”不再成为“烦扰”,变得醇厚、变为浓情,那么,岁月对你的打磨才算真正告一段落。
由于疫情,有好些年没看到母亲了。在接机口与母亲、弟弟相遇以后,母亲一直在我身上摸来摸去,看有没有穿毛衣和保暖裤。夜幕降临,关中平原在冷风萧瑟中,张开双臂,迎接远方归来的儿女。高速蜿蜒,从东至西横贯,车子飞驰,交通指示牌上,一个个熟悉的地名接踵而来。经过汉茂陵遗址时,弟弟和我在车上讨论起汉武帝抗击匈奴的故事。
父亲没有出门,在家一心给我弄吃的。镶嵌在渭北高原、横贯渭水的这座城市低调而内敛,这是沟通我国华北、西北、西南的重要交通枢纽。华灯初上,道路两旁绿化带、景观带五彩缤纷,流光溢彩,处处年味浓郁。
父亲看到我,还是熟悉的那句话,“回来啦”,就忙自己的去了。母亲帮我整理完行李,急忙从厨房把饭菜端了出来。我饥肠辘辘,狼吞虎咽了起来。荞麦凉粉、凉拌肘花、擀面皮、臊子面,西北人饮食喜凉勿热,和南方差异巨大。
夜已经很深了,母亲睡意全无,拉着我靠在沙发上,慢慢打开了话匣子。我静静地听她说着,不时地点点头回应,并向母亲汇报我在泉州的生活点滴和感悟。母亲在小区打了份工,我之前好多次劝她不要做了,但看到她身体还算硬朗,这次我没有劝说。或许,对她的热爱表示支持,乐其所乐,是另外一种孝道。
不觉间,我的眼睛开始打架,朦胧之中感觉有人动我的被子,醒来看看,原来是母亲在掖我被角。“妈!你也快去睡吧”,我对母亲说道。
第二天便是农历兔年除夕。我起个大早,弟弟带着我到大街上游逛。街道两旁,法国梧桐遒劲的枝干直指云天。城市整体主色调呈灰白色,但过年的生气丝毫不减、浓郁祥和。小商小贩正抓住最后半天的集市,用力叫卖。人们这走走那看看,看哪些年货还需要补充。
我轻轻地走在大街上,若有所思。这一生,当岁月化作永恒,有些东西总归要沉淀下来。这种永恒,将永远埋在心底,它是催你奋进、让你前行、使你丰润的精神宝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