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就是第23个中国记者节,这不仅是大记者的节日,也是小记者的节日。
为了迎接这个属于我们共同的节日,在本报3版、4版,已“毕业”的、在册的小记者分享了他们小记者生涯中的成长故事。
保持对新鲜事物的好奇心
李玲(晋江经济报直属站原小记者,现南方都市报记者)
入职来的第六个记者节大概要在路上度过了,再过几天,我将出差浙江。满心期待今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将有哪些“黑科技”亮相,又将探讨哪些科技前沿话题?
保持对新鲜事物的好奇心,是十余年前我在《晋江经济报》当小记者时收获的最重要的礼物之一。因为好奇心驱使,我有知晓周围环境的欲望、探索未知的动力,还有抵达现场的渴望。
事实上,这段经历带给我的收获远不止这些。不管你将来是否会真的从事记者工作,我想说,学会用新闻人的思维方式去观察生活,或许会给你带来意外惊喜。
比如看待事情的方式。我们知道,记者的本职是公正、客观地报道事实。当不同人对同一件事发出不同声音时,需要“先做事实判断,再做价值判断”,这有助于得到更为客观的答案。
再比如认识人的方式。哈珀·李在《杀死一只知更鸟》一书提到,“除非你穿上一个人的鞋子,像他那样走来走去,否则你永远无法真正了解一个人。”这提醒我们,对于自己不了解的人和事,请不要带着偏见去看待,应当懂得尊重。
时隔多年,在北京一个寒冷的深秋夜晚想起这段小记者经历,内心晒满阳光。很感谢年少的自己鼓起勇气打通了那个报名电话,独自离家奔赴十几公里外的报社,随后迎来一段神奇之旅。那是梦想开始的地方啊!
从腼腆到大方
杨心如(晋江一中原小记者,现武汉大学艺术学院表演系学生)
2012年,我加入晋江经济报小记者大家庭。第一次参加小记者活动,生性腼腆的我是被动参加参观晋江博物馆的活动。当时,我一直抓着爸爸的衣角不放,后来,在大记者的鼓励下,才松开爸爸的衣角,逐渐融入小记者群体里。后来,我参加了摘草莓、游渔村、烘焙DIY、杨红樱见面会等活动,我从过去被父母哄着去到后来主动参加,而且还邀请好朋友一起参加;在活动写作方面,我也从过去记账式记录到写有深度的体验和感悟。
最感激的是2013年“六一”节,在报社的帮忙下,我举办了“乐在其中”杨心如书画展。这次,我在面对大记者采访时比之前大方自然,这得益于我多次参加小记者活动。
没想到读初三那年,晋江一中成立小记者站,我成功“返场”。虽然毕业班学习繁忙,所幸拙作还有机会登上《晋江少年》,这是我少年时代美好的记忆。明天就是记者节,我祝愿小记者们不负少年,美好连连,顺心如愿!祝愿《晋江经济报》和《晋江少年》越办越好!
把握每个开阔视野的机会
王千慧(晋江安海西边小学原小记者,现福建技术师范学院应用心理学专业学生)
从小学四年级起至六年级,我参加了3年的小记者,在学校里获得了很多参与活动的机会,开阔了我的视野,让我拥有了更多美好的回忆。参加小记者给我最大的收获就是让我有了更多练笔的机会,提升了我的写作水平,也培养了我比较外向的性格。
在当小记者的时候,我印象最深刻的一次活动是采访安海镇运动会。我记得,那是我第一次采访镇长。我当时有些胆怯,不知道如何开口,也担心在言语表达方面表现不好。但是,在老师的鼓励和陪伴下,我还是顺利完成了采访,心里很有成就感。
希望小记者们把握好任何一个可以开阔视野的机会,这真的会让我们受益终身,也希望大家做一个外向开朗活泼的孩子,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去迎接每一天。
知其然,知其所以然
张奕祺(晋江市安海中心小学原小记者,现福建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小学教育专业大一学生)
直到现在,我依旧对2011年收到小记者证时的那份喜悦和自豪印象深刻。
那时,我经常参加各种小记者有趣好玩的活动,总是兴致勃勃地参加、意犹未尽地结束。如今再次回味3年的小记者生涯,感悟最深的还是在成为这一角色后的收获与成长。
对于小朋友来说,玩具总是充满吸引力。一次前往嘉利玩具厂参观,探索玩具是如何被一步一步生产出来的。看着玩具在一条条流水线下被涂色和组装,看着一个个玩具白模从神秘的方形机器中穿过变成五颜六色,我已然沉迷其中。经历过多场小记者活动后,我的心中便埋下了一粒名为“知其然,知其所以然”的种子。
我要感谢这些小记者活动的经历,也要感谢恩师和母校。正是有这些丰富的活动和优质的教育,让我的小学生活得以成为其学习生涯中至关重要又不可或缺的启蒙和积淀。
我的学弟学妹们,你们是幸运和幸福的。你们有更优质的教育资源,有终身学习研究的教育从业者的精心栽培,有更多元的学习和更丰富的实践。作为学长和曾经和你们一样的小记者,我相信你们会在小学的生涯中昂首阔步,一路繁花似锦!
我的成长
白玲玲(晋江安海西边小学原小记者,现嘉兴学院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学生)
我是在2016年参加晋江经济报小记者,曾在学校获得过优秀小记者、优秀班干部、三好学生等荣誉称号。
尽管我在小学时只参加过1年的小记者,但那一年的经历让我结识了很多优秀的同学,也锻炼了自己的能力。我在大家面前发言时不再那么紧张,能够敢于说出自己的见解,写作能力、表达能力也有很大的提升。
我印象最深的一次小记者活动是参观爱乡亲公司。当时,公司负责人很热情地带我们参观了面包制作车间,车间里甜而不腻的面包香味让我念念不忘。活动结束时,爱乡亲公司还给我们每人送了一大袋的面包,心里很是感激。
如今,我已经小学毕业6年了,非常感谢母校的悉心培养和老师们的认真负责。希望学弟学妹们多多参与小记者活动,祝愿学弟学妹们学习蒸蒸日上,生活平安顺遂。
成为更好的自己
吴佳佳(晋江安海成功中心小学原小记者,现陕西师范大学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学生)
我是在小学四年级加入小记者的。三年的小记者经历,给我留下了许多回忆和收获,直至如今仍如若珍宝。
我记得,我们走进养老院,为爷爷奶奶打扫房屋、欢歌载舞,教会我什么是“敬”与“爱”;我们走进消防站,详细演示如何入高楼救援,更亲身搭云梯上高空实践,教会我们有关“生命”与“安全”;我们走进交警大队,在校门口协助交警维护秩序,教会我们什么是“规则”;我们走进企业,感悟家乡晋江的产业魅力;还有经典的每季度“同题作文”、各种各样的趣味比赛……仅仅用“难忘”来形容小记者生涯的这三年远远不够,或许可以说是“刻骨铭心”。
回想起以前写作时的真切心境,我还是由衷地、真诚地、打心底里感谢小记者经历带给我的一切,让我成为一个更好的自己。
小记者生涯经历的一条条、一件件,都在无形中,在我的成长中,给了我超乎想象的勇气与力量,也让我学会调节在正式场合的心态。希望大家不负成功,追逐成功!
活动中体验社会温情
王颖萱(晋江新塘沙塘中心小学原小记者,现晋江市实验中学初二年学生)
我在小学四年级时正式成为一名小记者,现如今,每每回忆起第一次参与小记者活动时,那股油然而生的成就感与满足感在心底萦绕。
印象最深刻的是参与“义写送春联”活动。喂饱手中墨笔,落于艳红的春联纸上,如行云流水,听着邻里乡亲的赞叹与感谢,我心里的花开得娇艳欲滴。积极参与小记者活动,不仅丰富了我的业余生活,也提升了我的写作水平,我的作文《爱要大声“读”出来》《国庆七天乐翻天》和《镜子迷宫里“探”科学》等被晋江经济报录用,这不仅是对我的莫大肯定,也激发了我的写作热情。
如今,正处在初中阶段的我,对于曾经参加小记者的经历十分感激与怀念。良好的人际关系处理方式与团结互助能力为我的初中生涯带来不小帮助。
时光如白驹过隙,曾经与其他小记者们共“探”生活的乐趣,扩大了我的知识面,加深了我对社会的认识,感谢沙塘中心小学与晋江经济报社对我的栽培,也希望所有小记者在团结协作中,共同进步;在探秘生活中,体验社会温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