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b版:五里桥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花生

雷海红

秋风起,又是一年花生收获季。

我的住所旁是一家花生作坊,所生产的花生,除了本地销售,也远销海外。每年的这个时候,作坊的工人就忙碌起来,煮花生、晒花生、选花生,机器嗡嗡作响。我从小喜食花生,时不时会买一些花生来吃。本地的水煮花生经过蒸煮、晾晒,吃起来不上火,嚼起来十分有韧劲,这是我喜欢本地花生的一个理由。

这一天去市场,路过这家花生作坊的时候,闻着花生的香味,肚里的馋虫又被唤醒,于是直接跑去作坊买了一公斤。刚刚出锅的花生,剥开薄薄的花生壳,花生仁近乎透明状,一口咬下去,咸香软糯,满口生津,一种满足感油然生起。

记得小时候,我家邻居在家门口种了一大片花生。到了收获季节,白天拔下来的花生堆满了整个院子,只等我们这些小馋虫晚上帮忙摘花生。入夜,就着门口昏黄的灯光,我们坐在院子里,一双双小手飞快地忙碌着。有时,我们还比赛谁摘得多。这是邻居间的一种互助行为,我们没有工钱,但也能得到奖赏,那就是水煮花生。等到夜深了,邻居把煮好的花生端出来,管我们吃个够。大家在朦胧的月色下,说说笑笑,手里不停地剥着花生,多么温馨的旧日时光!

后来,我家也种上了大片的花生,多的时候将近有一亩地。临近开学,我在家里的一项任务就是拔花生、摘花生。母亲把一捆捆的花生挑回自己的院子,我不断挪动小板凳,让自己待在阴凉处。我不知道现在摘花生有什么神器,但我读书的那个时候摘花生全靠手,这很耗时,也很费力。一天摘下来,有时只有一箩筐。摘好的花生经水洗、晾晒,然后储存起来。当然,我们也会水煮一些新鲜的花生,总是百吃不腻。晾干的花生,过年的时候,母亲用它炸花生米,而更多的花生则被挑去城里的油作坊榨成油。我见过那种传统的榨油方式,一担花生只能榨几桶油。花生油颜色金黄,像流动的琥珀。

沿海的沙地土质疏松,很适宜种植花生。所以,夏天一到,花生地里一片葱茏。秋天,花生到了收获的季节,它们捧出藏了一个季节的果实,献给辛勤耕耘的农民。我吃过很多种的花生,红衣的、白衣的,皮厚的、皮薄的,大个的、小个的,水煮的、炒制的,不一而足,但它们的味是相同的,那是一种童年的味道。

版权所有 ©2020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