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b版:小记者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善良暖心扉 ——读《巴澎的城》有感

颜语萱(晋江安海西安小学)

正午。

火热的阳光炙烤着大地,我望向窗外,心里也被阳光烤得暖暖的,软软的。

阳光如颜料一般洒在书页上,房间内十分宁静,只传出翻书的声响。

巴澎,是一名年过半百的老人,却有着一个与众不同的身份——烧火老嬷。她虽救了很多小孩子,但那些孩子却没有一个感谢她,因为他们只记得巴澎烧疼了他们。顿时,关于巴澎的流言四起,使得没有小孩子想进去巴澎的城——牛骨田。在机缘巧合之下,弄泥与她的狗“菜条”进入了巴澎的城,却发现巴澎有一个充满善意的秘密。

在这本书中,我发现了两个常见的现象。一是孩子们对巴澎的误解与偏见。相比对巴澎的怨恨来说,孩子们心中更多的是害怕,他们认为巴澎来烧火是一种“危险征兆”,所以退避三舍。人们往往忽略了别人为自己做的好,而记住了别人给自己带来的痛苦。殊不知,痛苦背后是病的痊愈,是别人的艰辛。二是面对谣言时,孩子们的态度。那些被烧过的孩子心中对巴澎已经有了一定程度的偏见,简单来说,他们“恨”巴澎。所以面对谣言时,他们出于对巴澎的“恨”,才相信谣言。由此可见,人们在面对谣言时,第一反应并不是去深究,而是根据自己的看法进行判断,并不是“眼见为实,耳听为虚”。

弄泥也是在得到巴澎的帮助后,才消除了对巴澎的偏见。在这个世界上,还有很多人不被理解却还是默默在做奉献?

我想到了清洁工。他们默默无闻,起早贪黑,身为“垃圾铲除机”的他们不被人理解,人们普遍认为他们是底层工作人员。

呵,何其讽刺。

身为“垃圾制造机”的我们随地乱扔垃圾,而这些垃圾最终还是被清洁工打扫干净了,我们是不是应该反省一下自己的所作所为呢?这就是人们所说的“人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吗?

在烈日下、风雨中工作的快递员也不被人理解。长辈们总是说:“长大后要坐在空调房里办公,而不是顶着炎热、寒冷送快递。”确实,快递员千千万万,各式各样的人都有,很难不遭到人们的白眼。不过,这并不等于他们没有属于人的尊重。如果没有“快递员”,我们的生活就没有那么方便快捷了,也就不能买到各个地方的心仪物品了。

不知不觉天黑了。窗外,只剩一片漆黑的幕布与点点繁星。愿所有的工作者也能看到这么美的景色,也愿所有人都能像弄泥那样保持自己的良知,对一切皆怀善意,不轻易听信谣言。人性很残酷也很温暖。请你们相信这一点。

冷露,无声地从我眼前划过,我的心还是暖暖的。

指导老师 颜玉凤

版权所有 ©2020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