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四,“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南少林理筋整脊疗法技术成果转化基地”“海峡南少林手法医学协会理事单位”授牌、揭牌仪式在晋江市金井镇新市村第三卫生所举行。此次授牌、揭牌仪式的举行,标志着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南少林理筋整脊疗法”正式落地晋江基层诊所,帮助老百姓实现了“家门口”看名医、用好药、享受好技术的美好愿望。
专家现场分享
南少林特色手法
南少林骨伤文化源远流长。据悉,南少林骨伤流派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认定的9大中医骨伤学术流派之一。南少林手法医学的传承过程,将医学与武术进行融合,成为最能体现中华深厚文化底蕴的瑰宝之一。活动当天,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康复医院骨伤康复科主任、海峡南少林手法医学协会会长及国家非遗技术传承人蔡树河,泉州市第一医院骨科主任曾志远等多名名医专家莅临现场传经送宝。当天下午,主办方还为当地百姓开展了一场公益义诊活动。
“通过双方深入合作,有利于国家中医非遗技术——南少林理筋整脊疗法扎根晋江,推广开来,让群众受益。”在嘉宾致辞环节,蔡树河会长围绕南少林理筋整脊手法、特色中医适宜技术等相关内容进行学术交流,对治疗中如何将医学与武术相结合进行了讲解。他表示,“为响应国家中医非遗技术进社区、下基层的号召,多年来,我们研究与总结了一套适合于基层医疗机构治疗常见病、慢性病的特色中医诊疗技术。比如,腰动不了,扎个针或贴个药膏就能见效。通过这样简洁、有效的治疗手段,能减少患者的病痛,能让更多的百姓受益。”
采用成果转化模式
把技术留在基层
“近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联合印发的《关于深入开展‘优质服务基层行’活动和社区医院建设的通知》,就明确了提升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等重点内容。”新市村第三卫生所负责人曾国伟医生介绍。
曾国伟表示,“以前,南少林骨伤流派传承工作室都是在比如泉州正骨医院、宁德市中医院等市级三甲医院建立二级工作站。作为国内首家在基层诊所建立的南少林理筋整脊疗法的技术成果转化基地,我们感到非常荣幸。这是协会大胆创新非遗技术传承推广的方式,改变了传统专家下基层坐诊方式,以专题培训班、临床带教及线上辅导等多种方式相结合,将研究总结的一整套中医特色技术倾囊相授给基层医生,从而提升基层医生的中医药服务能力。这样的传承推广更有效、更具可持续性。”
泉州市第一医院骨科主任曾志远表示,医学与武术结合的特色诊疗效果佳,特别是老百姓常见的颈肩腰腿痛等肌肉骨骼疾患。从古至今,它在救死扶伤、保护人们身体健康中均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尤其是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于健康养生有了更高的追求,充分发挥其在治未病、疾病康复中的优势,更具有重要意义。
金井镇中心卫生院院长陈世雄表示,基层诊所引入南少林理筋整脊康复技术,对金井镇乃至晋江市的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发展来说,都是一件大好事,也是一次很好的学习机会,有助于强化内功、打好功底、增强传承创新发展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