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知道,人体血糖变化与季节密切相关。冬天血糖比春秋高,而夏天是一年中血糖最低的季节。因此,夏季也是治疗糖尿病的最佳季节。但专家提醒,夏季糖尿病患者往往抵抗力较弱。为防止病情加重,诱发并发症,做好夏季保健显得尤其重要。炎炎夏日寻求清凉固然不错,但仍需注意健康问题,尤其是患有慢性病的人们。
那么,糖尿病患者在夏季需要格外注意什么呢?
控制情绪科学饮水
“酷暑燥热,易生心火,使人烦躁不安,休息欠佳,就会造成血糖升高,甚至诱发糖尿病酮症。因此,糖尿病患者在暑热之际,要保持健康心理,做到息其怒、静其心、安其神,以达到心静自然凉的目的。” 郭森仁表示。
晋江市中医院老中医郭森仁介绍,天热出汗多,口干思饮,对于“三多一少”的糖尿病患者来说更是口渴难耐,有些糖尿病患者口渴而不敢喝水,担心多饮会引起多尿,这是非常错误和危险的。糖尿病多尿是由于血糖高之故,如果限制饮水,易造成脱水,脱水可诱发高渗昏迷及脑梗塞、肾功能障碍。故糖尿病患者不应限制饮水,但不能狂饮和冷饮,忌饮含糖高的饮料,慎饮含碳酸饮料,可饮凉开水、凉茶水。一般采用5克茶叶兑200毫升凉开水,浸泡1小时即可饮用。
合理饮食辨证论治
郭森仁指出,中医古籍《黄帝内经》 认为糖尿病是“肥美之所发也”,即患者饮食中多油腻肥甘, 损伤脾胃,变生痰湿,从而导致“内热、消渴”。这就指出了本病的发生发展与不良的饮食习惯密切相关,因此合理饮食就很重要。
郭森仁介绍,中医糖尿病饮食疗法当遵循“食不偏嗜、谨和五味、饮食有节”的原则,即饮食搭配要营养均衡, 五种颜色的蔬菜搭配食用, 同时注意搭配食物的寒凉温热性质, 勿暴饮暴食, 勿饥饿过度, 提倡少食多餐, 切忌贪食;忌食肥甘、油腻之品, 以免助湿生热;忌食辛辣、煎炸、烤炙的菜肴, 防止助热伤阴, 加重病情;慎饮酒。糖尿病患者不宜多食瓜果,尤其是血糖高尚未控制的患者更应慎用。苦瓜、洋葱二者被称为餐桌上的降糖药,可常吃。西红柿、黄瓜含糖量较少,既可当蔬菜,又可当水果。
“葛根牛蒡笋鱼汤(鲜葛根250克,鲜牛蒡根150克,鲜芦笋200克,胡萝卜1根,白鲫鱼2条),有健脾和中、清热生津的功效,适用于燥热伤阴的糖尿病患者;绿豆南瓜汤(绿豆50克,老南瓜500克,食盐5克)有益胃生津、祛暑润燥的功效,适用于糖尿病肺胃燥热者;熟地山药瘦肉汤(熟地黄24克,淮山药30克,泽泻90克,小茴香3克,猪瘦肉60克)可滋阴补肾、生津止渴,适用于肝肾阴虚型糖尿病患者。” 郭森仁推荐说,药膳是中医独具特色的传统疗法之一,具有一定的药理作用,同时兼顾美味营养的口感。同时,现代研究结果也表明, 药膳对降低患者糖化血红蛋白及餐后2h血糖效果明显。
他强调,患者应在专业医师指导下,结合自身具体病情,合理选用具有益气养阴或培补肝肾或清热润燥等作用的药膳。另外,中医强调“因人制宜”“因体制宜”,即不同患者有不同体质,在治疗上当根据体质的差异而采用不同的方药。糖尿病患者常见的中医体质类型为阴虚质、气虚质及痰湿质,针对上述常见体质类型的人群,可适量选取对 应的食材或药材进行烹调食用。
郭森仁介绍,现代医学证实,进行运动、饮食等生活方式干预可有效降低血糖,防治糖尿病及其并发症,这与中医学“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饮食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的养生观不谋而合。中医理论不仅强调患者本身的病情治疗,而且提倡修身养性,在慢性病的防治中有独特的优势。老友遇上糖尿病时,不妨选择从中医治疗手段入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