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b版:健康周刊 上一版 下一版  
下一篇

专访晋江市池店镇卫生院院长许珊珊

推动智能化转型 提升群众幸福感

院长简介 许珊珊,晋江市池店镇卫生院院长,副主任护师,福建医科大学护理学院护理专业毕业;晋江市第十八届人大代表,荣获晋江市劳动模范、晋江市“三八”红旗手荣誉称号、晋江市卫生系统医德医风十佳个人。

院长

访谈

她是“白衣天使”,用精诚大爱搏出职业精彩;她是“铁娘子”,在抗击疫情工作中,不分昼夜谋划全院疫情防控部署,在向险而行中淬炼初心使命;她是医院的“主心骨”,带领99人的医护团队,竭尽全力为群众健康保驾护航,以责任担当书写履职答卷。她就是晋江市池店镇卫生院院长许珊珊。

推动智能化发展 求索群众就诊服务真经

为减少就诊人员在诊疗中的许多“缴费烦恼”,今年1月份,池店镇卫生院为就诊患者提供了线上与线下医保结算、诊间支付、分诊排队叫号等信息化服务。此暖心服务,是许珊珊积极推动的利用智能化实现群众就诊幸福感增强的便民举措之一。

“建设诊间支付、线上+线下医保结算等信息化服务,大大缩短了患者就诊时间。通过推动院内智能化建设,切实把就医流程化繁为简,省去就诊人员上下楼往返、排队缴费等环节,更能增强群众的就诊幸福感。”许珊珊表示。

在其排兵布阵后的规划下,池店镇卫生院还启用“智能移动公卫系统”,实现健康体检智能化,系统更新体检群众的基本信息、体检报告,有效地节省人力、物力,提升了群众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认同感与参与度。早些年,池店院区与桥南院区的信息并未合并。为实现两院区系统一体化,各类医疗信息数据能互联互通,有效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且减少两个院区独立服务器带来的信息安全风险,在许珊珊带领下,也通过智能化手段,将两个院区信息系统合并,把分院区信息系统全面整合融入了主院区信息系统中。

2021年11月起,池店镇卫生院与晋江市第三医院建立医疗协作,开设了心理咨询室和睡眠障碍门诊,就近解决了群众的就医需求,使患者依从性、满意度、评估人数明显提高,方便患者就近诊疗取药。此外,医院还提升为可为严重精神病患者办理特殊病种的定点医院,许珊珊如是说。

为进一步提高妇女的生活质量,桥南分院中医馆建设盆底康复中心,利用生物反馈刺激仪配合中医手法开展盆底康复治疗,进一步推进妇女中医治未病的诊疗方法,备受群众好评。而且,今年医院围绕创建标准,各部对照要求找差距,通过改进、提升,顺利通过了老年友善医院验收。

谈及未来,许珊珊表示,将重点提升统筹谋划、改革创新、精益管理的能力,使自己真正成为懂业务、明政策、善管理的行家里手。同时,积极探索基层医院的高质量发展,为广大人民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

白衣丹心 搏出职业精彩

三十余年“医”路向前,许珊珊搏出了不凡的硕果。1991年8月,许珊珊走出校门,进入泉州市第一医院工作,顺利成为一名护师。1995年至2006年,她回到家乡,继续从事“白衣天使”的工作。在晋江市医院工作期间,爱钻研求上进的她竞岗成为神经外科的创科护士长。

“当时刚刚创科,人手不足、条件有限,一支笔、一把扫帚都是从零到有。很多事都需要我们护理人员用细心、耐心去发现、去执行。怎么判断患者情况,治疗过程如何督导、陪护,这些情况该怎么应对,流程如何优化,都是需要研究的细节。”许珊珊坦言,护理工作是接近患者的工作,也是最能发现不足、改进不足的工作。

当时她白天做着日常的护理工作,到了晚上才有空做管理工作。但正是在这样的条件下,她与护理团队成员们研究确定了一套行之有效的“三无病人”处理程序,对患者进行全程、全面、无缝隙护理,社会美誉度渐渐传开。在不断燃烧热情的“白+黑”“学习+实践”的工作过程中,她在不知不觉中推动了该科护理工作的发展,该科的护理质量管理逐年提升,护理人才梯队建设也有了明显的提升。一次次实用的护理指导、一篇篇科研学术论文、一项项护理探索成果,无不凝结着许珊珊“以患者为中心”的白衣丹心。

自2006年起,许珊珊开始在晋江基层医疗机构从事管理工作。东石镇中心卫生院副院长、西园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池店镇卫生院院长,身份虽然不断转换,不变的是她对待医疗事业的认真、严谨态度。

“有个病人需要血透,平时在泉州就诊,但泉州已经封控,你们那有120急救车协助转诊吗?”自3月疫情发生以来,无论是在院部、封控区,抑或是隔离中心,无论是在深夜11点还是清晨5点,都能看到许珊珊的身影。在本该酣睡入梦的时间,她刚优化完几个小时后的全员核酸检测能力资源匹配表,就紧急拨出电话,希望能为封控区的一名血透患者打开一条救命的绿色通道,全然不顾外面的天已依稀亮起。

“雷厉风行,是她的速度;嘘寒问暖,是她的温度。”池店镇卫生院相关工作人员小郑告诉记者,许珊珊每天除了组织管理工作外,都会主动放弃休息时间,一面指导采样队出动,不厌其烦地给年轻队员亲自示范、分享经验,帮助他们克服恐慌心理、缓解焦虑情绪;一面又投入下一轮大规模人群核酸筛查工作的物资调配……“她要考虑的事情太多了,以至于我们同事们每天都有人提醒她该吃饭了、该睡会儿了。全院99人,其中就有69名女性,我们院长就是我们这支娘子军里的白衣女将。作为疫情期间后勤保障的大管家,她每天操心着全院职工的饱暖与否,让我们在工作之余不愿喊苦喊累,只觉得贴心且温暖。”小郑说。

版权所有 ©2020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