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银行推出“521”新市民综合金融服务方案、中国银行发布普惠金融支持新市民十条措施、工商银行面向新市民推出了“1+3+X”专属金融服务体系、平安银行信用卡做出新市民十大金融服务承诺……
近来,金融机构动作频频,陆续推出新市民综合金融服务方案。福建银保监局更是于上周组织开展银行业保险业新市民金融服务宣传周活动。一时间,各家金融机构纷纷行动起来,围绕新市民推产品、送服务,为新市民提供“一站式”综合金融服务。
支持政策密集发布
今年3月,银保监会、央行发布《关于加强新市民金融服务工作的通知》,引导金融机构加强新市民群体的金融服务,包含创业、就业、住房、教育、医疗、养老等领域。
紧随其后,今年4月12日,福建银保监局印发《2022年新市民金融服务行动方案》。“福建是民营经济大省,省内外人员流动比较活跃,兼具新市民输入地与输出地双重属性,开展新市民金融服务具有典型性。”福建银保监局在行动方案中表示,将部署开展城乡联合贷款对接行动、产业集群服务行动、“一行一司一品”产品创新行动、创业就业金融服务中心升级行动、常态化金融知识普及行动、新市民权益保障提升行动、新市民住房信贷需求助力行动、新市民保险服务提质行动等“八大行动”,推动新市民金融服务供给与需求相平衡。
例如,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改进信贷产品还本付息方式,推出具有“新市民”标识的银行卡片及“新市民贷”等专属信贷产品,鼓励保险机构推出带有“新市民”特色的专属保险产品,将“新市民卡”“新市民贷”“新市民保”打造成福建特色的金融品牌。
银行保险争推新市民服务
监管带动,政策支持,不少金融机构纷纷行动了起来。
日前,为聚焦新市民在金融领域的需求,农业银行推出“521”新市民综合金融服务方案,以“五大保障、双驱助力、一体化优质基础金融服务”满足新市民群体在安居乐业、便捷消费、医疗养老、子女教育等多方面的金融服务需求,切实提升对新市民群体金融服务水平。
在五大保障方面,农业银行积极推广“工薪宝”农民工工资监管代发平台,根据各地监管要求提供农民工工资支付保函、“民工薪融”等产品,为企业提供流动性支持,助力农民工工资及时、足额发放。同时,推出农民工专属“筑福卡”产品,提供工本费、年费、小额账户管理费等多项费用减免,最大限度降低新市民在城市生活期间获得金融服务的成本。
中国银行也于近日发布普惠金融支持新市民十条措施。“十条措施”中提到,为新市民客户提供住房安居金融服务。在住房贷款业务全流程办理中为新市民客群提供绿色快速审批通道,支持新市民居民家庭首套购房贷款优先放款;针对新市民客群房屋装修等消费需求,提供装修贷款产品支持。
工商银行面向新市民推出了“1+3+X”专属金融服务体系。该服务体系依托工商银行集团服务优势,着眼新市民跨区域流动性强、综合需求多元化、重点需求突出等特点,以专属介质为依托,重点围绕安居、创业、医疗三大核心场景,以及养老、就业、教育和金融素养提升等“X”项延伸场景,为新市民提供优质金融服务。
晋江金融机构动作频频
围绕新市民的金融服务需求,不少金融机构积极创新,如邮储银行推出了“新市民贷”、农业银行推出“安家贷”“随心贷”、交通银行推出“线上培训贷”、海峡保险推出“骑手保”、兴业消费金融公司推出“立业计划”等新市民专属产品,为新市民提供多样化产品选择。
在新市民金融服务宣传周活动中,晋江不少银行结合线上和线下宣传手段,推出了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
兴业银行晋江支行进社区、商圈和企业,在新市民群体就业较多的领域和行业开展金融宣传。如该行先后走进中铁十七局集团有限公司、中乔体育有限公司、三六一度五里工业园区,设立新市民咨询服务点,根据新市民群体的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金融知识的普及,宣传金融服务政策和产品,及时解决新市民所面临的金融问题。
工商银行晋江分行面向户外劳动者等新市民的实际需求,打造“工行驿站”公益服务品牌,并依托“工行驿站”共享营业网点公共资源,提供“歇歇脚、充充电、挡挡雨”等多项公益惠民服务。同时,该行进企业、进工厂、进社区、进学校,面向新市民普及各类金融知识和防范非法金融活动风险知识,帮助他们增强理财意识和风险防范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