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b版:晚晴 上一版 下一版  
下一篇

咱厝老友登顶珠峰

王战平:挑战不可能

晚晴人物

说起极限运动,可能很多人知之不多。若要把极限运动与60岁联系起来,更是常人想都不敢想的事。然而,他却做到了,并将之融入每天的生活里。

攀珠峰、爬雪山、徒步到南北两极点探险、玩刺激的铁人三项……这些人们口中的“极限运动”,却是他一生中重要的“兴趣爱好”与“人生追求”,是他一次次走向未知、挑战自我的别样生活的见证。

今天,就为大家介绍咱厝一位玩着玩着就登顶珠峰的人——王战平。王战平喜欢晋江这座城市,被五店市的闽南古韵所吸引,后来便在五店市附近买房。

从小“爱折腾”“不安分”

1961年,王战平出生。那一年是牛年,而如今他也早已成了远近街坊朋友们口中的“牛人”。从小,王战平随父母南下,成为咱厝人。

作为在部队大院长大的孩子,他从小就表现出了异于常人的运动天赋,童年最喜欢的事便是呼朋引伴一起运动,打球、骑车、赛游泳。到了读书的年纪,他又接触了跑步、篮球、田径等运动。慢慢地,他长成了一米八的大高个。“不安分”也成了朋友们为其贴上的标签。

“温室里长不出参天大树,马厩里练不出千里好马。”1980年是王战平参加工作的第二年,这一年,他在工作之余偶然接触了打拳,并开始跟着部队的战友一起去进行野外生活训练。

王战平坦言,自从体验过徒步行军的专业野外生活训练后,他遇到了各式各样的“紧急情况”。应对种种生存挑战和“灾难险情”的经历,让他在不知不觉中喜欢上了极限运动。“就是喜欢运动,喜欢自我挑战及征服困难后的成就感。同时也因为从小在部队大院长大,加上受军人父亲的影响,我养成了不服输、不轻言放弃的个性。”或许正因如此,所以在每逢挑战的时刻,他的心中总是充满了迎难而上、越挫越勇的坚定信念。

年近花甲问鼎世界之巅

2007年,王战平与十几名朋友一起去四川的四姑娘山徒步。

在徒步中途经雪山,一伙人便改变行程转而去爬雪山。谁知因为高原反应,众人只能半途折返。下山后,王战平心有不甘,即便没有经验,仍然选择了独自出发去攀爬雪山。

“结果是,这座雪山因暴风雪封山,我人生中第一次爬雪山以失败告终。”谈起第一次攀爬雪山的经历,性格爽朗的王战平一笑置之,但他坦言,自此以后,他的心中便埋下了一颗要系统学习专业知识、突破人体极限、挑战雪山的勇者之心。

“想要开启雪山梦,就要做足准备再出发。”为获得雪山“入场券”,王战平花多年做足功课:一边循序渐进,储备体能,参加户外徒步,从难度较低的山尝试,慢慢进阶;一边加入了中国登山协会、北大登山鹰社,从登山爱好者身上借鉴经验。企业高管、律师、学生、大学学院院长、自由职业者……他发现,身边的登山爱好者的职业与身体素质,一开始与普通人无太大差别。“我也是普通人,对于爬雪山这件事,虽说是始于意外,但终于热爱。”自称玩腻了徒步运动的王战平,转攻攀登雪山,并立下雄心壮志——为登顶珠峰做准备。为此,他每天至少跑步10公里,外加游泳1500米、踩自行车不少于半小时,让自己拥有足够的体能。

由于登顶珠峰前,必须提交一张攀爬过8000米雪山的“成绩单”,具备相应资格后方能向官方申请办理登山证。为此,王战平在自己的办公室里挂上了一幅中国地图,地图上贴满了红色五角星,每一颗五角星都代表着他的足迹。慢慢地,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南岳衡山,祖国五岳等名山峻岭有他多次造访的足迹;2013年起,他成功挑战了初级体验型的哈巴雪山,体力消耗型、海拔7546米、被誉为“冰川之父”的慕士塔格峰,初级技术型的雀儿山,再到海拔8216米、位于中尼交界的世界第六高峰卓奥友峰等。由低到高,由易到难。

积累多年经验后,王战平正式向官方递交材料并顺利通过。2017年4月5日,带上行囊的王战平和来自世界各地的“战友”一起组建国际队前往加德满都。在尼泊尔珠穆朗玛峰山脚下集结时,他发现自己是这支队伍里年纪最大的登山者。

“前33天都是在适应珠峰的过程,连弯腰系鞋带这种小事都十分费劲,每天奋力攀爬,才来到了6000多米的珠峰大本营。可是环境的恶劣程度还是比我想象的更严峻。”王战平说,当看到一位登山者因缺氧中风而无缘珠峰时,他百感交集。一直到当地时间5月17日凌晨2时,他才决定在登顶前将此次行程告知家人。对于“先斩后奏”的王战平,知心的妻子还是选择了支持。

离开大本营,意味着更多的艰难险阻即将到来。登顶过程中,12个小时的爬山量强度虽大,但冷冻、疲惫等考验带来的身体疲惫远不如心理冲击强大。“一路上你会看到有尸体在脚下,心里很不好受。”王战平脑海里始终只有登顶一件事,然而他表示,自己当时所认为的困难,其实只是刚开始。因为,真正恐怖的地方是在被称为“恐怖冰川”的昆布冰川。“昆布冰川每天都会发生数起雪崩,还有成百上千条被冰雪覆盖的冰缝,一旦掉下去,那真是尸骨无存。有一次,雪崩就发生在几十米开外,我和队员们连忙拉住珠峰上设置的安全绳,这才幸运躲过了一劫。”

2017年5月22日早晨,一直靠毅力支撑的王战平终于抵达世界之巅,到达令他心驰神往的“8844”。“待了五六分钟就下来了。”王战平回忆,当时大家并没有欢呼雀跃,反而出奇安静。欣慰、自豪、骄傲……躲过风暴与雪崩、站在珠峰之巅的王战平俯瞰眼前景象,内心激动万分。铁汉也有柔情在。回到大本营,王战平顾不上疲惫,第一时间给妻子报了平安。

享受体育玩起铁人三项

在攀登雪山中,“7+2”是每个登山客都想要完成的挑战,包括王战平。何为“7+2”?王战平告诉记者,“7+2”指攀登七大洲最高峰,其中包括非洲最高峰乞力马扎罗山、亚洲最高峰珠峰、南美洲最高峰阿空加瓜峰等,并且徒步到达南北两极点的极限探险活动。完成这一壮举被称为登山界的“大满贯”。

风暴雪崩、差点掉进冰窟……王战平的登雪山之行危险随处可见,但始终没有让他停下脚步。王战平像集邮般,每年攀登2到3座雪山,不到四年的时间,在2019年初登上北美洲麦金利峰后,王战平终于成功完成了“7+2”。对于这份登山“成绩单”,王战平很是骄傲与珍惜,他将自己的登山证全部归置好,细心珍藏在了抽屉里。

“谁说60岁后就要停下来?”“征服一座连飞鸟都越不过的高山,是每个户外登山者的梦想。”“人生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我不能因为接受无所事事的生活,或者因为年龄就混吃等死。只要有精力,我就会去做我想做的事。”……对于62岁的王战平来说,年龄只代表数字。登珠峰完成“7+2”大满贯挑战后,他又玩起了马拉松、越野赛和铁人三项。

2019年4月12日至14日,经过三天两夜奋战,王战平完成了江南一百英里越野赛。169公里的途中,他累计爬升7259米,穿越了江南38个古村落,完成后,他在朋友圈分享了此次经历,并附上了胜利的手势与笑脸。

心有宇宙,何惧星光黯淡。“极限运动并非玩命,其实,每一项运动都有它自己的规则玩法,普通人也可尝试。建议新手们从低到高,从易到难,量‘力’而行。”因喜欢极限运动,特别是在登顶珠峰后,很多朋友送去祝贺,也有很多人前去询问。

王战平坦言,自己鼓励大家忘却年龄、大胆追逐梦想,但不建议登山爱好者效仿他贸然定下登珠穆朗玛峰的决定。“登珠峰是个不小的决定,既要有足够的经济实力,还要有强健的体能,更要有家人的支持与包容。未来如何属于未知数,但以后回想起这些年,至少我没有虚度光阴。”

版权所有 ©2020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