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b版:习作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又见安平桥

许毓芯(晋江安海桥头中心小学五年1班)

伴着“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正式成为中国第56处世界遗产的喜讯,我和爸爸妈妈又一次来走安平桥。我们三人手牵着手,漫步在这座闻名中外的古桥上,只见一排排树木环绕着这座桥,蓝天白云,绿树红花,自在的海鸟啄起了一圈圈清澈的涟漪。此情此景,让人心驰神往

“三里街,安平桥,烧塔啊,博状元,点灯啊,念童谣……”耳边又回响起小时候外婆给我念的童谣,记忆的闸门也慢慢打开。儿时,我经常和外婆一起来安平桥。外婆总会一遍又一遍地讲着那个古老的故事:相传安海这地方常年遭洪水和海潮的双重侵袭,百姓苦不堪言。有人说这是东海和南海的两条孽龙在作祟。得道成仙的道长便运功吐出一条七彩锁链,从安海镇跨过海湾,直到南安的水头镇……记忆里,长桥似乎永远也走不到尽头,故事也永远讲不完。

“古时,安海港是一个得天独厚的天然良港,是泉州港的重要支港,修建一座跨海桥梁是当地民众的心愿。古代的劳动人民利用潮涨之际,驾驭船只载着石条借助水的浮力与桥墩对齐固定。在退潮之时,船又随水面下降,石条就稳定在桥墩上了。桥建成以后,进一步推动海外贸易的发展,也助推泉州港成为东方第一大港……”爸爸侃侃而谈,而我浮想联翩,思绪好似回到了当初安平桥建造时人们挥汗如雨的样子,几个壮汉一起用肩膀抬起大石条,“嘿哟,嘿哟”地喊着口号……

踏着青石板,我环顾四周,只见景区内绿树成荫,百鸟争鸣,幽雅怡人。淙淙的江水在安平桥下流淌,如一曲隽永绵长的尺八独奏。这是海丝文化和现代文明的完美融合,是对海丝文化的传承,是对现代文明的追逐,更是一部人文和生态和谐发展的交响曲。

指导老师 吴依露

版权所有 ©2020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