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永灿(晋江安海桥头中心小学五年1班)
沐浴着阳光,我们开始了清源山之旅。踏过山门,四周风光旖旎,植被繁茂;顺着石阶缓步而上,两侧皆是枝叶繁茂的榕树,碧绿参天。
不久,我们便来到了著名的景点——老君岩,只见老子含笑而坐,留着长长的胡须,穿着宽松的道袍,好似一位慈祥又含情的老人。当我转向石像的侧面时,只见其眼角皱纹轻蹙,其眼神望向前方,那表情分明是忧伤的。正面含笑,侧面忧伤,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我把我的疑问告诉了爸爸。爸爸先是一愣,然后便娓娓道来:“每个人的欢乐都是有杂质的,重要的是要让忧愁沉淀下来,让喜悦浮现在脸上。这便是老子的智慧,因而他脸上的笑容是慈祥的、坦然的。”我抬头再次端详,只见岩像慈眉善目,神态和蔼可亲,两耳垂肩,髯须仿佛迎风飘动。左手依膝,右手凭几,整体造型浑然天成,与山景融为一体,嘴唇微张,似乎正讲述着道法自然的奥秘。
“老君岩的诞生,与宋元时期泉州的海外交通之鼎盛息息相关。在海洋贸易的推动下,宋元时期的泉州民康物阜,使其成为宗教文化的沃土。民间有充足的财力建造巧夺天工的老君岩与恢弘雄厚的道观。”爸爸的话匣子一下子打开了。
言语间,老君岩的右手吸引了我的眼球,只见食指与小指稍稍前倾,游人站至跟前,似与其互动,颇有“受教点拨”之意。我想:虽时过境迁,沧海桑田,但憩坐千年的老君造像,似乎仍在向我们诉说着那段辉煌灿烂的历史,也似乎在告诉我们:快乐的真谛就是让眼神穿透忧愁的云翳,看见喜悦的阳光。指导老师 吴依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