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b版:亲子 上一版 下一版  
下一篇

记录美好 创造惊喜

把育儿时光写成诗

在育儿的过程中,家长就像在升级“打怪”,虽晋级不断但仍有更多的挑战在后头。面对接踵而至的困惑、难题,你是请教老师、专家,还是老一辈?或是翻开育儿书籍捞一捞有用的知识点?然而,也有部分家长在和孩子斗智斗勇的过程中,摸索出一些靠谱的育儿智慧锦囊,快来收下这些干货吧!

育儿经

分享嘉宾:周美珠(何英滢妈妈)

嘉宾职业:教师

推荐幼儿园:灵水中心幼儿园

在刚过去的40多天里,有的家长叫苦连天,有的家长却享受着突如其来的亲子时光,来自灵水中心幼儿园的何英滢妈妈周美珠便是后者。陪孩子制作手工、体育运动、科学实验、绘本阅读等,她样样没落下。

值得一提的是,这一过程中,她还是个有心的记录者。自二宝出生后的1689个日夜里,58641张照片和视频、4043条育儿日记,记录着陪伴孩子成长的精彩故事。

记录美好瞬间

“我平时没怎么刷短视频,倒是很爱刷手里的相册,每刷一遍就快乐一遍。看着里面的照片仿佛又重温了一遍当时的场景,温馨而美好。”周美珠分享道,她平时喜欢用照片、视频记录孩子的成长,哪怕是最平凡的一个镜头:二宝吃饭时把米粒黏在脸上,她都想要珍藏着。

被她一一记录下来的,还有家庭的仪式感。周美珠介绍道,他们家挂着一本特别的手写日历,首页是全家人一起拥有的节日:春节、元宵节、劳动节、端午节等;第二页是孩子们的节日:生日、儿童节、圣诞节、开学仪式等;第三页是爸爸妈妈的专属节日:父亲节、母亲节、结婚纪念日、教师节等。

“我女儿不认识字,但也特别关注过节到了‘哪一站’了。不管是哪个被记录的节日,我们都‘团结协作’,精心地创造各种仪式感。”周美珠说道,比如,节日出游时让孩子自己准备行李箱,用特定的零花钱给家人买回程礼物;中秋节时,让兄妹俩人根据博饼规则准备博饼物品,一家人在楼顶边赏月边博饼,享受天伦之乐。

仪式感的背后

“我们家似乎每天都在过节,我很重视仪式感带来的育儿效应。”周美珠告诉记者,比如哥哥初中毕业,妹妹在考场外面送花束;在出席宴会前,会帮孩子打扮得美美的,告诉她这个对邀请对象的尊重。在惊喜迭起后,相信孩子会明白,这一切的精心准备都是因为爱。

值得一提的是,在让孩子们享受父母温暖呵护的同时,他们也让孩子明白:爱与被爱都是相互的。比如,在专属爸爸妈妈的日子里,为爸爸妈妈送上问候与爱。“我们会背着爸爸偷偷策划一场惊喜,我当孩子们的导演,他们一起设计生日派对或庆祝活动。”周美珠说道,贺卡里写的“我们的超人,又英雄了一岁!”“妈妈,我爱你!”是孩子们小小的心意,也是反哺的开始。

美好生活“制造者”

在日常生活中,除了记录点滴美好外,周美珠还常常“制造”美好。“在养育二宝的过程中,我经常放手让孩子们自由‘生长’。比如,让二宝自由地在客厅的地板上涂鸦,再来一起擦洗;任她在沙坑里打滚,脱掉鞋子作乐;搬出锅碗瓢盆敲敲打打,之后再一起洗干净……”在周美珠看来,在生活中设置了条条框框,反而会限制孩子的思维。

除此之外,她也常常借助假期时间给孩子们“找事做”。比如,带着孩子们出门看世界:在来旺良品堂做年糕、到灵源山摘松果、在八仙山踏青野餐、前往海边捡贝壳……疫情期间,她还会按照幼儿园的线上学习指南,变身“老师”,在家里给孩子“开课”。和孩子一起做科学实验“会跳舞的盐”,一起看图讲《有趣的小蛇》,陪着作画“地球日”,甚至全家人一起做“刘畊宏粉丝团”。

在周美珠看来,亲情的陪伴,孩子收获了成长,而父母也收获了育儿的耐心与崇拜,见证孩子进步的快乐,增进亲子感情,一举多得。

版权所有 ©2020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