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安阳
南宋绍兴二十一年,壬申,惊蛰。
历经十四年,我第一次睁开了双眼,望见了这世间的一切。清凉的海水不断冲刷着我的身体,水面上倒映的我横贯海面,巨大的由花岗岩砌筑的身躯铺展成五里之长。不知何时,一种柔柔的、软软的、轻轻的、痒痒的感觉从我的脊背上传来。我细细望去,只见一双温暖的小脚丫欢快地从我的脊背上跑过。他一路奔跑一路欢笑,追赶着朝阳,消失在我身体的尽头。他是谁?哦,我知道了,他一定是随着母亲赶海的孩童,现在,正急着赶回家,与小伙伴儿们分享丰收的喜悦。这时,远方传来了悠长的号笛声——
嘟——
更多的笛声,也接踵而来。
嘟——
嘟——嘟——
自晋江安海横贯南安水头,我的脊背上,不时传来各种不同的声响。来自世界各地的人们乘船至此,他们的行囊满载着各种奇珍异宝,茶叶、香料的芳香总是让我心怡;丝绸在阳光的照耀下,闪动着迷人的光彩;精致的瓷器最怕与我接触,而我也为它们偶尔的破碎唏嘘不已。涨海声中万国商,我看着眼前繁华图景,为自己是一座桥而自豪。我肩负着一座桥的使命,并天真地以为,可以一生一世。
清雍正三年,乙巳,处暑。
我清晰地记得,那年雨水频繁。连日的暴雨不停地冲刷着我的身体。雨水与海水呼啸着、肆虐着,许久没有人从我的脊背上走过,我的世界安静得只有一种声音——
哗——哗哗——
再睁开眼,我模糊地看到风浪滔天,第一次因为觉得自己无能为力而落泪。我是一座桥,试图阻拦,无果,终抵不过巨大的冲击力。在洪水突破了最后一道防线后,我的身体也随之崩塌。
雨过天晴,阳光万丈,刺眼的光让我看不清楚世间万物。我依然以桥的姿态横贯江面,只是身躯已残缺不全,拼接的木板上,依然往来着行人渡客。往后的九十余年里,我的身体几经磨炼,依然屹立不倒。
二零二一年,七月,星夜。
我的身畔锣鼓喧天,热闹非凡。嗦啰嗹、掌中木偶、高甲戏、南音、舞狮……一个个“非遗”节目轮番上演。起初,我不明白发生了什么,只是把好奇的目光投向了人群,我看到了他们——海内外的安海人。他们再一次聚在我的身边,欢呼雀跃,激动、骄傲、不胜欣喜。他们大声欢呼着:“申遗成功啦!”我看到巨大的滚动的荧光屏幕上打出“庆祝安平桥迈入世界遗产殿堂”,我激动得泪如雨下。
那夜,我始终望着夜空,直至人们散去,直至世间恢复了宁静。沧海桑田,昔日我脚下的浪涛,已经变为汩汩水流。微风拂面,让人心旷神怡。虽历经风雨,但我那颗期盼的心却从未改变过。不管别人说我是什么,但我知道,自己就是一座桥,我的使命依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