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b版:理财 上一版 下一版  
下一篇

金融服务走基层精彩上演

明晚相约晋江宝龙广场

日前,由晋江市金融工作局、中国人民银行晋江市支行、泉州银保监分局晋江监管组、晋江市银行业协会和晋江经济报社联合主办的2021中国品牌之都(晋江)金融理财节走基层送服务线下活动正式启动。

活动现场,近20家金融机构齐聚现场,继续以“普及金融知识”为己任,结合精彩节目和有奖问答,为广大市民普及最新的金融知识和最全理财产品,防范金融风险,传递金融正能量。

助力全民金融知识普及

“五四三二一,启动……”随着主持人的倒计时,上周五,2021晋江金融理财节线下走基层活动正式启幕。

中国工商银行晋江分行、中国银行晋江分行、中国建设银行晋江分行、中国农业银行晋江市支行、晋江农商银行、兴业银行晋江支行、泉州银行晋江区域支行、民生银行晋江支行、华夏银行晋江支行、厦门国际银行晋江支行、中国人寿晋江支公司、平安人寿泉州中心支公司、平安财险晋江中心支公司、太平洋寿险晋江中心支公司、太平洋财险晋江中心支公司、中华保险晋江支公司、中金财富晋江营业部等近20家金融机构来到现场,为广大市民提供现场咨询服务。

“今年来看,参展机构更多,市民热情不减。”现场不少金融机构负责人表示,“理财节搭建了一个金融机构与市民沟通互动的平台,不仅让金融机构更加了解消费者的需求,也能让市民获取更多金融知识,助力全民金融知识普及,整体效果很好。”

明晚相约宝龙广场

此前,为了让金融知识更加高效、便捷地直达广大市民身边,晋江金融理财节已率先推出“金融微展览”“金融知识宣传普及有奖竞答”双重磅环节,短短一周时间就吸引26万人次参观访问,引发全民学金融热潮。

而在线下金融服务走基层活动中,市民的参与度同样较高。活动当天,市民陈先生一家恰好来到晋江万达广场,一下子就被吸引进来。“正好带着孩子逛街,现场观众很多,节目也很有吸引力,小孩子很开心。”陈先生说道。

明晚,理财节第二场活动将在晋江宝龙广场举行,欢迎周边市民踊跃参与。

现场花絮

答题抢好礼持续火热

“这题我会,这题我会,答案是……”首场晋江金融理财节活动中,来自晋江的近20家金融机构准备了不少金融知识问答题目,并为回答正确的观众备好了丰厚好礼。随着主持人一个接一个的金融问答题陆续抛出,引发现场观众连连抢答。

“通过简单的‘你问我答’抢答形式,进而普及金融知识,能让金融知识真正地走进市民身边。”多次参与抢答环节的王阿姨说,“金融理财节多次在晋江万达广场举办,去年我也有幸参与,今年人气更足,参与的观众也更多。”

精彩节目轮番上演

歌曲表演、魔术表演、热情舞蹈……活动当晚,晋江金融理财节准备了多个精彩节目轮番上演,吸引周边市民集体围观。

“晚饭过后,跟着家人一起来逛逛,看看节目,学学金融知识,也十分惬意。”家住竹园小区的市民刘女士,当晚陪着5岁的女儿来到现场,一看到魔术表演,女儿便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挤到前排观看。“节目很精彩,大家热情也很高。”刘女士说,“这样的金融知识普及活动大人小孩都能参与其中,希望来年能够继续举办。”

防骗课堂

对于广大市民而言,每一届金融理财节,不仅是一次学习的机会,也是获得金融专家团答疑解惑的时机。本届金融理财节期间,本报持续推出“防骗课堂”专栏进行风险提示,着力加强广大市民的防骗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首月0元”买保险?

监管提醒:警惕诱导销售

“首月0元、零首付、免费保障、抽奖获取……”在一些网络场景中,类似这样极具噱头的广告词并不少见。有些消费者在未清楚了解保险内容、保费缴纳等情况下,便被“免费”诱导而投保。

“这种营销引流模式存在诱导营销、信息披露不当等问题,侵害消费者知情权和自主选择权,易引发消费纠纷或投诉。”中国银保监会消费者权益保护局提醒,消费者要清晰地认识到“免费”是诱导,极有可能暗藏陷阱和风险。

从保险产品本身看,一些“首月0元”“免费保障”等宣传未全面展示保费缴纳整体情况,实际上是将保费分摊至后期,消费者并未真正享受到保费优惠。从监管要求看,保险险种的条款和费率,应当报监督管理机构备案或批准。“首月0元”类的销售宣传行为,存在未按照规定使用经批准或者备案的保险条款、保险费率的问题。从营销方式看,营销片面强调“首月0元”,却未对保费缴纳整体情况、保险责任等重要内容充分提示,易使消费者忽视产品重要信息。

因需购买保险

消费者在浏览保险营销宣传页面时,注意了解发布营销广告主体、保险产品承保机构,看清保险产品类型、保障内容和收费方式等重要信息,根据自身风险保障需求和消费能力选购,不被“免费”营销宣传诱导购买本不需要的产品。如对宣传界面内容不了解,最好不要随意填写个人信息或同意授权办理等操作,防范个人信息泄露风险。

了解条款再签约

消费者如确有投保需求,应认真阅读保险合同,对于未能明确展示保险合同条款等重要内容的销售页面,不随意点击确认。着重了解保险责任、除外责任、保险期间、保险金额、保费缴纳、风险提示、客户告知、投保须知、续保条件、保险金赔偿或给付、犹豫期和退保损失等影响投保决策的重要事项。

履行如实告知义务

订立保险合同时,保险人就保险标的或者被保险人的有关情况提出询问的,投保人应当如实告知。投保人故意或者因重大过失未履行如实告知义务,足以影响保险人决定是否同意承保或者提高保险费率的,保险人有权解除合同。

消费者应客观如实地反馈有关信息,避免因未能如实告知而影响保险合同效力。消费者隐瞒真实状况投保,如发生保险事故,可能得不到保险赔偿,容易产生理赔纠纷。

版权所有 ©2020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