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萌娃从小就说一口流利的闽南语?有人说,这还不简单,生在闽南,长在晋江,说闽南语还不是信手拈来。“我闺女小时候闽南语说得可溜了,但是上学后回到家里开口闭口都是普通话。”你是否也遇到这样的苦恼呢?本期,我们邀请到《娜里的童谣》一书作者、灵水中心幼儿园副园长苏达娜,为家长们分享一些实用的干货。
家长声音:“孩子不说闽南语咋办?”
“我女儿3岁前在家都是说闽南语,普通话反倒不懂得说。但是上了学后,由于身边的语言环境是普通话,她现在上中班普通话说得非常流利,甚至在家里跟她说的是闽南语,她回应的仍然是普通话。”家住奥林春天的庄女士告诉记者,这段时间她和家人有意识地想让女儿重新开口说闽南语,但什么办法都试过了,还是没有用。
无独有偶。最近,市民张女士也遇到同样的烦恼。“我儿子现在上初一了,平时基本不说闽南语。即使大部分的闽南语他都听得懂,但让他开口说闽南语,很多词他都不懂得怎么表达。”张女士说道,身边的语言环境很重要,孩子在校的时间比较长,在校园期间说普通话居多,在家里还是“惯性”说普通话。
对此,你又怎么看呢?掌握家乡话原本不是什么难事,但随着孩子的成长,融入不同的语言环境中,渐渐地对母语就生疏了。等到家长意识到这个问题时,想帮孩子扭转过来,却发现不知从何入手。
园长支招:“这样做激发孩子表达意愿”
对此,苏达娜告诉记者:“在语言的学习上都是通用一个道理,即营造一个语言环境,让孩子处在这个环境里,他就会自然而然地习得这种语言的能力,这与普通话的习得是同一个道理。”
面对这种情况,她建议家长们不要着急,在发现孩子不愿意开口说、不习惯开口说闽南语时,才来高强度地训练孩子的闽南语表达,这样做只会引起孩子的厌烦心理。试着换位思考一下,家长们是否愿意被人强制性地学习某种技能呢?发自内心的喜爱,才能引发孩子主动学习。
那么具体可以怎么做呢?首先,家长可以带孩子常听、常念闽南童谣、闽南歌曲等,有些闽南童谣带有游戏性很有趣,能够激发孩子想开口说闽南语的意愿;其次,从小多与孩子用闽南语进行沟通,培养孩子的语感,自然渗透,做到“春风细雨润无声”,才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