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你们大人为什么要一直看手机呢?我也要向你们学习。”“爸爸,我现在好无聊呀,能不能再给我看15分钟的抖音呢?”在这个即将过去的暑假里,你家孩子是否也整日“浸泡”在使用手机的环境中?这么做除了浪费时间外,还会给孩子造成哪些不好的影响呢?
孩子频刷手机短视频
在日常生活中,手机已经成为我们必不可分的“好伙伴”。它除了最基础的通话功能外,还有付款、娱乐、资讯、购物等功能,甚至有的手机品牌还能充当门禁卡。因为它在生活中“无所不在”,导致不少家长手机一秒都不离手,一得空了还会刷一下短视频平台放松一下。这些行为习惯,也让孩子看在眼里,一有机会便“有样学样”。
“有一天早上我女儿突然很认真地问我,为什么你们大人都喜欢一直拿着手机看呢?我一时语塞。平时,我其实比较注意孩子的用眼问题,很少让她接触电子产品。但这个暑假里,因为孩子长时间待在家里,有时候因为过于无聊会吵闹或是缠着大人,我就会给她看一两集动画片或15分钟的手机短视频。”家住世茂御龙湾的林女士说道,但是她发现经过了这个假期后,孩子似乎养成了很不好的习惯,经常要让其完成某个事情时,都要以看手机为交换条件。
但也有家长持不同的意见。“我觉得孩子使用电子产品是一个趋势,每天用的时间家长帮忙把控,再注意保护好眼睛就可以了。”家住奥林春天的尤女士说道,她儿子9月份要上中班了,她现在给孩子报了瓜瓜龙语文和瓜瓜龙英语,孩子每天都会通过手机听课,她并不觉得有什么不妥。在她看来,孩子使用电子产品只要把握好度,并且家长对孩子所观看的内容做好把关,就不会有太大的问题。
把关观看内容和时间
“由于短视频内容直白、搞笑、不费脑,这令不少家长沉浸其中,这是一种解压、解闷的方式,自控力强的家长有时候都‘停不下来’,更别说刚接触这一新鲜事物的孩子了。”业内人士指出,刷手机短视频似乎打开了一个娱乐、休闲、放松的虚拟世界,但这种快乐是一种“即时满足”,在短暂的满足之后一无所获。而孩子们更需要锻炼的是“延迟满足”的能力,这对培养孩子的受挫能力、思维能力、专注力等有所帮助。
那么,家长具体该如何做呢?首先,家长可从自身做起,减少在孩子面前“刷手机”的频次和时间,尽量让自己不沉溺于短视频的世界中。其次,家长可以多抽出一些空闲时间来陪孩子,一起共同去完成某个事情,比如运动、学习、游戏等,在这些亲子陪伴中找到快乐、兴趣和价值。如果避免不了孩子使用手机,那么家长需要对孩子观看的内容进行把关,并控制好使用电子产品的时间,在孩子成长的道路上履行好“引路人”的职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