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柯雅雅 吴晓艳 董严军) 昨日,福建省“2021年科技特派员助力产业转型(泉州)现场观摩暨经验交流研讨活动”在晋江举办。
参会一行人参观了晋江经验馆,以及安踏、华宝、利郎等企业,现场了解和感受在科技特派员助力、科技创新支撑下晋江传统产业的蜕变。
“泉州、晋江两地科技特派员助力产业转型的经验介绍,10位科技特派员和企业代表结合自身实例的分享,让我们更加坚定了科技特派员制度助力产业转型。”省科技厅党组成员、副厅长游建胜在交流会上表示。
游建胜指出, 在晋江举办此次活动具有十分特殊和重要的意义,要让科技特派员制度和“晋江经验”进一步得到大力传承弘扬、相得益彰、创新发展。
作为分享嘉宾,科技特派员陈豪介绍,他于2015年夏天回国加入中科院泉州装备制造研究中心。这六年来,该中心从一个人发展到目前30多人的“工业大数据”团队,为上百家本土企业提供过咨询和技术服务。
据介绍,陈豪所在团队主要研究新一代信息技术和制造业的深度融合,目前已经针对工厂的生产管理、物流转运、设备运维等环节,开发了生产优化调度系统、智能运维系统和工业物流大脑等一系列的工业软件和系统解决方案,相关成果成功应用在柒牌、舒华、华宇、圣农等行业龙头企业,申请和授权了近30个发明专利。
“作为科技特派员,我们正借助前沿的新一代信息技术助力传统劳动密集型产业迎头赶上智能制造发展潮流,助力本土传统纺织鞋服行业转型升级。”陈豪表示。
福建晋工机械有限公司代表郑前远对科技特派员机制表示充分认可,“科技特派员入驻公司后,助推了企业产品创新及智能制造水平,助力企业增强产品核心竞争力,提高了市场占有率。”
据介绍,在双方合作中,晋工机械成功开发了全球最大吨位叉装机(50吨位叉装机)、AT箱自动换挡装载机、新能源电动装载机等一系列产品,并建设了数字化车间、智慧仓库,提高了生产效率。
“科技特派员机制是产学研用合作的重要载体之一,是驱动企业持续创新发展的‘助推器’。”郑前远表示,下一步,晋工将完善科技特派员合作机制,发挥科技特派员优势,坚持差异化产品创新战略,全面推动公司智能制造、绿色制造、服务型制造,切实驱动公司创新高质量发展。
一直以来,晋江市坚持把传承创新发展“晋江经验”与贯彻落实科技特派员制度有机融合,同时立足本土实际,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率先在全省将原本服务于农业领域的科技特派员延伸至工业和服务业。据悉,现已累计选任的184名科技特派员中,服务第二、三产业的有143名,占比高达78%,实现科技特派员全产业覆盖,把创新动能从田间地头扩散到了企业车间、社区楼宇。
下一步,晋江市将坚持创新发展这一鲜明主线,全力推进建设高水平国家创新型县(市)和国家“双创”示范基地,着力构建全方位科技创新体系,推动科技特派员工作取得更大成绩,为产业转型升级注入源源不断的科技动力,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中谱写“晋江经验”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