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昕琪(晋江金井毓英中心小学)
淡淡的墨香、漆浓的墨汁,点画之间就构成了一棵百年老树,这是老师的国画杰作。
“画好国画,调色就是重点。首先沾上一点点墨……”只见老师把笔在墨水上轻轻一沾,随即迅速提了起来,又把笔垂直提在手上。我抬头一看,笔尖吸满了墨水,变得饱满而肿胀。“好,接下来,将墨色调淡。”老师边说边把笔在水里轻轻一沾,黑色的墨立刻在水面上扩散开来……而笔尖也不像刚才那么黑了。呀!看了老师行云流水又如变魔术般的示范,我觉得有趣极了。
调色完成后,老师提起笔,在纸上东点西抹了几下,看似随意,实则有心。只一会儿,一棵枝干遒劲的大树跃然纸上。“哇……”同学们忍不住称赞。我自信满满提起笔,心想:“呵,国画不就和写毛笔字差不多吗?毛笔我可是修炼多年了,难不倒我!我肯定行!”
我有模有样地学着老师的样子,沾上墨,目不转睛地盯着笔尖,准备下笔。近了,近了,更近了,我屏住呼吸,笔尖往纸上一落,墨就像一股黑烟扩散开来,“我的天,和想象的不太一样!怎么办呢?”
这时,老师走了过来,“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听懂了,不一定就画得出来,要反复练习才行。”“嗯!”我惭愧地低下头。“国画是中国的画,以水墨为主,所以调色最为重要。”只见老师拿出一张纸巾放在笔肚上,开始吸水,吸完水后的毛笔变得很干。我提笔、沾墨,边揣摩边画:“这里要弯曲,这里要突起……大功告成。”我换着角度欣赏着自己的杰作,却忍不住嫌弃:“天哪,树呢?怎么是个‘四不像’啊?”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须躬行”,这句话真不是没道理的,国画看似简单,学起来真不简单啊!
指导老师 陈一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