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立秋,该不该贴秋膘?怎么贴?贴什么?咱银发族啥时贴更好?……上周六,是今年立秋;而昨日,我们也迎来了“暑气未消,秋凉未至”的末伏天。末伏更是冬病夏治的末班车,所以我们一定要注意身体养护,为三伏天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
案例 “贴秋膘”让老人“补过头”
在咱厝,过了立秋有“贴秋膘”的习俗。住在晋江中航城的李女士常要加班,有时在公司随便吃点就当作晚餐。李女士的婆婆心疼她上班辛苦,想趁着入秋贴秋膘给她补一补身子。
这几天,李女士连续三四天喝鱼头汤、吃猪肉炖药汤……李女士有孝心,劝婆婆也要跟着一起吃,结果没想到,连续补了几天后,婆婆却发烧了。
“夏天太热了,让人没胃口吃饭,最近几天下雨天气转凉,胃口好转。本来想着多让媳妇吃点,没想到反而让我自己补过头了。”李女士的婆婆说。
解析 为何“补太早且补过头”
立秋刚过,但“三伏天”的下伏还未过。在晋江,还是闷热的天气,还处在漫漫“长夏”。
晋江市中医院中医外科主任医师蔡文墨介绍,此时还不是进补的好时机。夏季胃口缩减,许多人都有不同程度的脾胃虚弱。这时急着进补,容易给肠胃带来压力,而且容易上火,出现牙龈肿痛、消化不良、流鼻血等症状。特别是脾胃虚弱、“三高”的老友,这时候进补高蛋白的肉制品反而有害。
蔡文墨介绍,李女士的婆婆情况属于“补太早且补过头”。很多人以为鱼头汤味道鲜美,营养价值丰富,属于温补菜品,所以经常食用。其实,鱼头的蛋白质不及鱼肉的2%,而且鱼头中的脂肪就占了整条鱼的40%。因此鱼头汤非常不利于“三高”人群。而且猪肉、羊肉、牛肉这些属于高脂肪的菜品,这时候吃多了,容易积食上火,对肠胃造成伤害。
据悉,每年立秋过后,门诊常见到因“贴秋膘”过早引发肠胃病、高血压、高血脂的老年患者。
支招 立秋应以润燥为主
那么,在这个季节,老年人该如何养生呢?
蔡文墨表示,立秋并不代表真正的秋天到来,这时的首要任务还是以避暑为主,而且不要着急贪凉。现代人生活条件比以前好了很多,很少出现营养不良的患者,反而肥胖患者越来越多。不建议盲目补充肉类,最好多吃蔬菜水果,保持营养均衡。等到秋分以后,天气真正凉快下来了再进补不迟。当下,养护脾胃才是重中之重。
蔡文墨建议,立秋过后,养生变得十分关键。首先,这段时间宜祛湿滋阴。多食用一些滋阴润肺的食物,如芝麻、糯米、蜂蜜、枇杷、菠萝等;还要多吃蔬菜,比如黄瓜、冬瓜、西红柿、芹菜等;少吃油腻重味的食物。其次,调理脾胃非常重要。经过一个夏天,大多数人的身体都有所消耗,特别是老年人,脾胃虚弱。因此,老人这时候应该多吃温润食物,少吃寒凉的食物,比如西瓜、梨、黄瓜等。另外,老人可以多喝普洱茶、莲子心茶来舒缓血压、安神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