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晓萍,是晋江市中医院十病区外科的护士。在岗工作11年,她始终对待患者如亲人。2018年,她获得党建先进工作者称号;2017年度被评为先进个人;在2020-2021年优质护理服务工作中,她表现优异,被评为晋江市中医院“暖心天使”。
开栏语
护士,被称为白衣天使。在医院,护士护理工作精细而烦琐,尤其在监护室里,护士的工作直接关系到病人的安危。当患者处于困境需要帮助时,挺身而出的,往往是暖心的白衣天使们。他们用饱满的热情,温暖的语言,娴熟的护理技术,纯洁善良的心为患者排忧解难送去爱心。
为此,本报健康周刊携手晋江市中医院,开设《天使在身边》专栏,旨在弘扬白衣天使坚守以人民健康为中心的思想,赞扬他们在日常护理、疫情防控等平凡工作中做出的不平凡业绩。
患者家属缝制手工鞋垫送护士
2020年8月15日下午,晋江市中医院十病区外科医护人员依旧忙碌,正在病房发药的陈晓萍护士收到一双绣着“心心相印”漂亮图案的鞋垫。
陈晓萍是一名二胎妈妈,疫情期间,她休完产假后回医院上班。这双鞋垫是她分管的43床病人家属王阿姨手工缝制的。
就在送鞋垫前几天,王阿姨曾问:“小陈,你穿多大码的鞋?”“39码,阿姨怎么了?”“没事,我看着也像。”后来就有了开头的这一幕。过了三天,王阿姨又给陈晓萍送来了一双鞋垫,上面绣着亮眼的大红色“福”字和梅花图案。
“小陈,你一天跑来跑去的,做双鞋垫给你吸吸汗。那天问你鞋码,没敢和你说是要给你做鞋垫,怕你拒绝,就想着做好给你送来再和你说。”王阿姨对陈晓萍说,“我想着做一双不够,得多做一双让你替换。不知该怎样感谢你,这是我特意为你绣的,我没什么文化,只会缝鞋垫,家里人用的鞋垫都是我缝的。你一定一定要收下,收下,收下吧!”
医患关系融洽 一针一线皆是情
原来,王阿姨和老伴平时很少生病,年纪大了特别怕去医院。这次老伴生病了,正值疫情期间,只有王阿姨自己一个人陪护照顾老伴住院。
其间,陈晓萍知道了这些情况,每天早上和下午上班、下班前,都会去问候阿姨;因为阿姨不识字,不认识医院的方位,害怕她走丢,陈晓萍每天都会提醒隔壁床家属去买饭的时候捎上阿姨;每次需要复查时,都会亲自带着阿姨和病人去做检查,做完检查又去取报告给阿姨……
“本来我很怕来医院,又是外地人不会闽南话有点怕生。可没想到,小陈护士的嘘寒问暖,给了我不一样的感觉,给了我很多安慰。她做了很多事,每一件我都看在眼里。”王阿姨说。
为了实施“鞋垫计划”,她让家里人上网买材料寄到医院后,便一针一钱绣起来。棉软、厚实的纯手工鞋垫绣好了,她还细心地用彩色棉线绣出好看的图案。“其实,我也没想啥,就觉得护士一天天为了照顾病人,累得很。有时候还会遭受别人的不理解,所以我很心疼她。”王阿姨表示,“小陈护士不忍心拒绝我,最后接过鞋垫,也让我了了一桩心事。”
看着这两双用千针万线密密缝制、饱含王阿姨一家深情厚谊的鞋垫,抚摸着鞋垫上栩栩如生的图案,陈晓萍感动不已,表示会好好珍藏起来。面对家属的夸赞,陈晓萍轻轻地说了一句:“不用放在心上,这是我应该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