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b版:教育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晋江安海水头小学章小晶:

起始于辛劳,收获于平淡

作为一名特教老师,她无法体会自己的学生“金榜题名”的成就感,更没有“桃李满天下”的收获感,因为在特殊教育的芳草地里,起始于辛劳,收获于平淡。然而,她会为那个教了一个月才会写个“8”的孩子感到骄傲;她也曾为了那个能把她讲的故事再完整地复述一遍的孩子而感到欣喜。她,就是福建省融合教育试点校、晋江安海水头小学专职特教教师——章小晶。

初心

要让这些“天使”变得闪亮

章小晶生活在一个教育家庭,姐姐和姐夫都从事特殊教育,这让她很早之前就或多或少地接触到了这些特殊的孩子。高中时,她又利用假期时间做义工,和这些特殊的孩子们近距离交流,“不知道为什么,他们对我有着无穷的吸引力。我觉得他们就是一群‘天使’,而我要做的,就是想尽办法让这些天使变得闪亮。”

当然,章小晶的爱心与她与生俱来的善良本性有着很大关系。2015年,还在读大三的她,了解到四川省大凉山里有一群孩子因家庭经济困难面临失学的情况,便组织学校福建同乡会的同学积极投入爱心助学活动中。从那以后,每个寒暑假,章小晶和小伙伴们都会组织为孩子们筹集善款物资。据不完全统计,几年来,共有4所小学数百名学生及其家人获得了小晶和伙伴们的资助。

2016年8月,章小晶的愿望得以实现——她成为水头小学一名专职特教教师。作为融合教育老师,章小晶总是坚持这样一种观念:没有真正的“差生”。为此,她采用分类教学,注重个别辅导,积极探索“玩中学、学中玩”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很快,学生和家长都开始喜欢上了这位年轻的章老师。

章小晶班上有个学生叫顺顺(化名),患有自闭症,来到水头小学之前,妈妈给他找了很多地方,“没有学校愿意收他(顺顺)。后来又送去机构,花了很多钱,但还是没有好转。就连在我们自己家里,其他孩子都不愿意跟他一起玩。”说到这里,顺顺妈妈几近落泪。她告诉记者,一次经过朋友介绍,她带着顺顺来到水头小学。经过与章老师的深入沟通,章老师决定留下这个孩子。

刚开始时,老师们确实拿顺顺没有办法,无故尖叫、抓老师的手、上课随意走动、无法坐下来安静听课……虽然也困惑过、无助过,但即便这样,章小晶也从没有产生过放弃这个学生的念头。在随后的教学中,章小晶对顺顺进行个别化教育,结合游戏教学,让他在玩的乐趣中学知识。现在的顺顺,已经可以安静地坐下来学习了,虽然有时也捣乱,但他会写不少的字,会读不少的课文。

不仅如此,章小晶还发现了顺顺身上的一个优点——记性好,无论古诗还是乘法口诀,他都比其他小朋友背得快,现在还成了班级的口算小能手。“章老师太厉害了,在孩子身上发现了我们家长都没发现的优点。以前顺顺在家,笔都不愿意动。现在不光会写字,还喜欢拿笔画画。”顺顺妈妈告诉记者,顺顺现在的脾气好了很多,在家里,兄弟姐妹们也都愿意跟顺顺一起玩。

陪伴

孩子们身边的“影子老师”

为了让特教的孩子更好地适应外界生活,在水头小学,学校会评估孩子的各方面情况,再安排符合条件的孩子进入普通班级接受随班就读。源源(化名)就是其中一个。

3年前,源源(化名)因患有自闭症被送到水头小学特教班学习,经过两年的教育干预,他有了较大进步,经评估后开始了随班就读的尝试。就这样,章小晶也从源源的教学老师,变成了“影子老师”,陪着他一起到了二年1班。

第一天,源源和班主任颜老师都不太适应。“陌生的环境,让源源感到不安。课堂上无意识的喊叫和突如其来的离座,让课堂里其他30多名同学纷纷模仿,课堂秩序完全失控。”颜老师回忆道。

教室内是不知所措的颜老师,教室外站着同样紧张的章小晶。她迅速走进班级,指导颜老师如何与源源交流,并告诉班级其他学生,“怪叫”对源源来说就像打喷嚏,是他不可控制的正常行为。同时,她还要对受到惊吓的源源进行安抚……

“随班就读的孩子情绪上波动会比较大,我们普教老师应付不了的时候,都要请小晶老师‘出山’。普教的孩子跟特教学生发生摩擦时,小晶老师更是第一时间赶到现场。”水头小学教师高玉娜告诉记者,每每看到章小晶挡在特教学生身前,与普教学生情真意切地交流,有时甚至心疼落泪,“总感觉她就是这群孩子的妈妈。”

章小晶常说,干特殊教育这行,靠的就是爱心、耐心加恒心,有了爱心才有花的种子,有了耐心种子才会发芽,有了恒心,才能开出七彩的花朵。唯愿特殊教育这块芳草地里,早日开出艳丽的奇葩。

版权所有 ©2020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