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b版:大美晋江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打造“文化走廊” 亮出“文化名片”

群像

近年来,晋江坚持文化软实力与经济硬实力同步提升,始终坚持固态保护与活态传承并重,保护传承好地域文化,在城市建设中守护城市的根,守住文化的魂,避免了千城一面。

科技馆、博物馆、戏剧中心、文化中心、图书馆……沿着晋江世纪大道行驶,一条“文化走廊”从两侧绵延开来,这也是晋江正在打造的文化产品集中区。

晋江历来不吝对文化的投入,文化设施建设起点高、标准高。

晋江市博物馆建筑面积1.7万平方米,馆藏文物量居全省县级馆前列,是福建省一级达标博物馆、国家二级博物馆。其辖有施琅纪念馆、李五纪念馆等一批分馆,其中泉州古代外销陶瓷馆为“古泉州(刺桐)史迹”申报世界文化遗产考察点——金交椅山窑址的展示馆。

晋江市图书馆建筑面积1.8万平方米,现有馆藏纸质文献223万余册、阅览座位1000多个,为国家一级图书馆,是福建省目前规模最大、最现代化的县级公共图书馆,居全国县级公共图书馆前列。目前,晋江市图书馆除了有一个国家一级的主馆外,还有16家分馆和11家24小时城市书房,以及35台24小时城市街区自助图书馆,全部覆盖晋江19个镇街及开发区。

晋江市文化中心规划用地面积2.8677万平方米,于2011年动工建设,包括文化馆、音乐厅和文化名人纪念馆等。晋江市文化馆是国家一级馆,荣获“全国服务农民服务基层文化先进集体”等荣誉。

晋江市戏剧中心规划用地面积1.6741万平方米,也于2011年动工建设,包括高甲戏剧场和木偶戏剧场等设施。高甲戏剧团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高甲戏柯派表演艺术的唯一保护传承单位。晋江市掌中木偶艺术保护传承中心是该剧种南派的代表单位、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单位。

此外,晋江对基层文化设施建设力度逐步加大,目前19个镇(街道)均设置有综合文化站,全市395个村(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已达标。

为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更好地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晋江市大力推进文化惠民工程,精心打造、实施群众文化活动,并逐渐成为独具特色的品牌活动,同时还把文化活动延伸到基层,让群众共享文化发展成果。据不完全统计,晋江市每年举办的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有1000多场次,为全市文化工作者提供了一个展示平台,为人民群众呈现了丰盛的文化大餐。

在文化建设和保护的同时,晋江文化产业也得到了快速发展,文化产业集聚优势也正逐步凸显。晋江五店市传统街区,是国家4A级景区、国台办全国对台交流基地、福建省A级现代服务业集聚示范区,是晋江文化产业发展的一张靓丽名片。

当前,晋江市通过助力泉州市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以“文”惠民,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努力满足基层群众多层次、多元化的精神文化需求,尽全力打通公共文化服务的“最后一公里”。

版权所有 ©2020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