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施珊妹
近日,泉州市职业经理人协会副会长,泉州寰球鞋服有限公司总经理杨咏梅以“制造业数字化转型”为题作分享。
传统企业需重构
我国数字化转型正加速推进,数字化带来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治理方式变革,正驱动着一个充满活力的数字中国走向未来。据IDC调研结果显示,截止到2019年,已经有超过84.9%的中国制造型企业开始了不同程度的数字化转型。
当下,数字化转型已成为各大传统产业的共识,越来越多企业正通过积极拥抱数字化,在商品、渠道和管理等维度重构产业链,构建企业统一的数据管控体系。
杨咏梅依托寰球鞋服的数字化赋能“实战”经验,对数字化新价值、数字化新机遇等内容进行丰富详尽的阐释,带来企业制胜数字化转型的“秘籍”。她分享道,“当前对传统企业来讲,需要实现两大重构:一是商业模式重构,二是完成数字化信息系统的重构。企业目前首先需要完成商业模式的重构。在这个重构的过程中,企业完成商业模式的转型,必须要与数字化转型紧密结合。甚至可以说,整个商业模式的重构,必须要依托于数字化信息技术的支撑。”
驱动产业数字化
在杨咏梅看来,“数字化转型”对于传统企业而言,不仅仅是企业自身的状况、数字化转型实施环境和成熟度是否能接受或适应转型等进行分析和考虑,更是一种思维方式的转型,甚至是对之前认知的一种颠覆。这种使命的变革包括发展理念转型、领导力转型、组织结构转型、技术能力转型和外部合作转型。
杨咏梅详细介绍了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六个阶段:意识导入、信息建设、数字引入、数字战略、数字导向和数字生态。她认为,在数字化时代,企业需要打造具备数字化竞争力的平台,这其中包括集成共享的经营管理平台、协同智能的生产营运平台、互联高效的客户服务平台、敏捷安全的基础技术平台以及信息安全体系、信息标准化体系、智能化管控机制等。此外,企业的数字化转型一定需要从企业的顶层设计开始,同时拥有数字化人才。数字化不是技术提升,是企业整体业务能力的全面提升。
壮大发展新动能
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已成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
会上,与会人员围绕各自所在行业的数字化应用分享了见解。泉州市职业经理人协会理事李乐镇分享了自己企业的电商数字化之路,给中小制造业带来了启发。杨咏梅表示,随着产业数字化不断深入,相较于大企业,仍有不少中小企业面临“不会转”“不能转”“不敢转”等现实困难,中小企业要量力而行,根据自身能力进行相应的数字化改革,通过数字化助力企业做大做强。
泉州市职业经理人协会理事郑建和泉州市职业经理人协会会员徐志滨均来自服务业领域,他们表示,服务业也需要数字化转型,从而更好地服务客户。来自金融服务业的常务理事郑棣文也分享了公司的大数据中心如何运用,助力企业构建大数据生态链,实现数据驱动决策。泉州市职业经理人协会会员汪彩凤表示,无论是制造业还是服务业,都在向高端化转型升级,用数字化解决行业“痛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