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b版:生活 上一版 下一版  
下一篇

市场持续反弹 基金发行略有回暖

咱厝投资者交易热情回升

基金观察

前几天,上证指数再次“站上”3600点位置,使得市场热度有所提升。尤其在一些“买涨不买跌”的投资者的积极助推下,交易活跃度和成交量越来越高。

“经过几天的持续反弹,春节后买的一些基金已经回血不少,部分持续定投的基金,甚至有所盈利。”市民李先生对近期的市场表现显得十分满意,“以往自己买股票买不准节奏,而采用定投基金的方法后,反而少了些焦虑。”与李先生一样,伴随着市场的反弹,不少晋江投资者对于股市重燃信心。与之相对应的,还有基金销售的逐步回暖。

市场反弹 晋江投资者信心增强

家住罗山街道的王女士,前几个月购买了一只股票型基金,一段时间下来,伴随着市场的窄幅震荡,其波动表现并不大,但在“一阳改三观”之下,短期内该基金就让她有所盈利。

“买了几个月感觉没什么波动,这几天市场有所反弹,我又加了点进去。”王女士说,“年初那段时间身边不少朋友聊起股票和基金都兴高采烈的,但后面调整过大,反而没了声音。这刚涨了点,大家热情度又高了起来。”

事实上,随着A股市场的持续反弹,近一周来,不少投资者再次将目光投向了股市。据了解,市场在经历一季度的调整之后,近两个月基本维持震荡走势,但从近一月来看,A股市场涨幅已领先多数全球主要股市。尤其是大金融板块异动频频,更是将指数短时间内迅速拔高。

“此前每一波行情都是大金融打头阵,尤其是券商,他们一旦有异动,或许就代表后续还有一小波行情。”投资者陈先生对后市有着较强的信心。“但在小波反弹之后,投资者还应当落袋为安,行情一旦启动,后续还将有更多的机会,投资者应保持一定耐心。”

基金发行

有望扭转“滞销”局面

近两个月以来,在市场的持续调整之下,基金发行速度明显放缓,不少基金纷纷发布延长募集期的公告,市场总体比较低迷。

数据显示,截至5月26日,本月已有16只新基金公告延长募集期限,新基金公告延长募集期限的现象较为常见,于本月发行并成立的基金数量和首募规模均处于近三年相对低位。4月份,募集失败基金数量高达6只,追平了2018年八、九月份的基金募集失败数量,是基金发行失败单月高点。2021年以来,已有上百只新基金延期募集,十余只新基金募资失败。种种数据表明,基金“滞销”局面较为常见。

但值得注意的是,尽管近两个月以来,基金发行有所放缓,但依然有部分基金得到投资者的认可,整体呈现“冰火两重天”的现象。

Wind数据显示,截至5月18日,今年二季度以来仍有19只权益类新基金(份额合并计算)逆市吸金超过20亿元,汇添富消费精选两年以78亿元居首。其中,广发核心优选六个月持有仅仅3天就募资69.7亿元,这也表明优秀的基金更易受到投资者的关注和认可,销售状况也更加良好。

“震荡市更考验基金经理的水平,而单边上涨的行情下,大家都能获得一定收益。”某券商人士彭先生说,“如果后续能够继续上涨,市场热度再度提升的话,基金发行有望扭转此前较为消极的局面。”

事实上,在近期市场调整的末期,就有不少投资者纷纷抄底,权益类基金发行回暖较为明显。同花顺数据显示,截至5月24日,股票型基金发行份额为127.17亿份,相比4月的76.31亿份大幅增长67%,占当月新发基金的份额比也达到了16.75%,为近三个月以来的最高值;合型基金发行份额为403.75亿份,份额占比也从4月的49%回升至5月的53%。

成长风格再次重回主线

市场焦点

短期快速上涨,是否意味着投资者可以暂时落袋为安,后续又该着重关注哪些板块呢?

“短期涨幅过大的个股,投资者可以选择减仓,而对于一些估值较低,尚有较好发展前景的个股,投资者更应关注他们的成长属性,未来的发展空间,以此与当前的价格相匹配。”在走访中,多位券商人士表示,“一些调整较多的且未来政策利好导向的板块,如科技股等,其成长性已陆续得到验证且调整周期较长,投资者可多加关注。”

从券商研报来看,多家券商也积极看好成长股的表现。中金财富证券建议,结合景气程度和估值自下而上选择板块和个股,建议未来3-6个月关注三条主线:一是成长风格重回市场主线。科技相关板块调整的时间已经较长,下游需求强劲,技术突破、产业发展等都有望给板块带来提振,同时,消费行业在经历深度调整后出现布局机会,推荐包括轻工家居等受益出口需求和消费升级、高端白酒等筑底坚实的相关板块;二是上游成本传导顺利、下游需求较为坚挺的行业包括新能源、电气设备等有望继续表现较好,而利润挤压严重的工程机械等板块则可能偏弱;三是周期板块“赶顶”,寻找独立性较强的板块。周期板块行情可能已经在尾声,可以关注供需相对更好、政策不确定性较弱、具有成长属性的品种,如锂、电解铝等。

兴业证券表示,后市可聚焦行业主要包括中报稳定、受益内循环的食品饮料、医药、电动车、免税等。同时,景气成长的光伏、锂电设备、医美等行业及芯片、电子、计算机等偏科技创新方向。

“通胀可控的形势进一步明朗,市场再次进入风格切换期。估值弹性是下一阶段的布局重点,具备“科技+制造”双重属性的板块有望成为新的主线。”中信证券认为,后续可关注两个方向,一是受益于碳中和、碳达峰政策的新能源领域。碳达峰、碳中和顶层设计文件制定正加快推进,光伏、储能、新能源汽车产业具备确定的长期成长性;二是自主可控领域的电子、军工等板块。其中,科技安全、国防安全是“十四五”规划的重要内容,电子、军工板块一季报增长强劲。

中欧基金认为,建议重点关注成长行业中具备较强业绩确定性的医疗与消费服务、新能源、智能车领域及价值股中仍存在供需错配现象的钢铁、化工、铜和农产品等。若风格切换现象加剧,金融股中的银行和地产行业中的龙头公司防御性凸显。

版权所有 ©2020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