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名片
北京青普旅游文化有限公司目的地拓展筹开中心总经理、青普福建区域公司总经理、清华大学硕士学位,曾任国家重点项目实验室主管、10年文创工作背景,含括国家重点项目统筹、文创产品开发、文化艺术策展、人文活动策划及落地,2016年进入文化旅游人文度假行业。
晋江经济报:在你眼中,“文创”是什么?
宫琳娜:十几年前我就进入文创行业,我觉得文创不应该单独作为一个品类,它其实代表的是一种生活方式,凡是承载了空间、产品并关联人活动的都可以称之为“文创”。
有的人认为,文创就是去做一种旅游商品、旅游产品。实际上,文创的商品、产品是要跟人相关联的,且一定不是单纯的日常用品,而是非刚需功能性的产品,代表着刚需之外生活方式的一种载体,这就需要有一个文化媒介或空间媒介。
晋江经济报:梧林在“文创”方面有哪些特色?
宫琳娜:梧林的定位就是闽侨文化度假目的地,不是商街,卖的不是产品,卖的是在地文化的体验,在这里有住、有吃、有休闲,有闽南、南洋最本土的东西。
我们希望把梧林构建成一个流动的美术馆,通过邀请不同的艺术家,将他们的艺术技巧转化成当地的艺术语言来诠释当地的文化。比如,闽南民间信仰丰富,我们首个引进的便是专门画神仙的青年艺术家文那。想想看,一个专门画神仙的艺术家,来到神最多的地方,会产生怎样的艺术创作。由于我们定位的消费对象是年轻人,因此我们为他们造出新的神仙——比心神。以前长辈们是拜神祈福,现在年轻人则是用一个比心的手势来表达,虽然形式不同,但表达的都是对家人、对自己的爱,这个内涵没有改变,文那艺术馆——比心神殿就是传统到现代的一个转化过程。此外,我们采用闽南木雕佛造像的非遗技艺做出比心神雕像,相信这对于非遗传承的老师来说也是一次有纪念意义的尝试。
度假的客人最想了解、最想买单的不是旅游产品,而是当地的文化,所以我们做文化行馆,希望用住宿去表达文化,这也是一种“文创”。“五一”即将开放的梧林青普文化行馆,打造的就是闽南红砖厝、独栋院落的住宿体验。
此外,我们还立足闽南文化,引进闽南风情馆,作为一个展示传统文化的空间。梧林还通过“品”来作为梧林文创体验的一个入口,如引进了青普T—LAB旗下怀纪茶局、榕树下咖啡,构建出一个茶饮的体验空间,把闽南人对茶的情结,关联到所有的文化体验里;我们还研发了可以讲华侨故事的“娘惹咖啡”,作为梧林的伴手礼,讲述梧林华侨的乡愁故事。而所有这些,“五一”都会在梧林呈现,欢迎大家到梧林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