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b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下一篇

孩子喜欢带幼儿园玩具回家,咋办?

心理专家:避免“审问” 及时沟通

“我的孩子喜欢带幼儿园的玩具回家。”“孩子到别人家去玩时,将别人的玩具带回来,有时还偷偷藏口袋……”最近,在一个亲子群里,多个宝妈说出了自己碰上的烦扰。

对于这件事,不同家长处理的方式不同。有的家长很着急,觉得孩子“道德意识不强”,要好好教训一下;有的家长认为这事无关紧要,小孩子什么都不懂,提醒孩子注意一下就可以了;有的家长觉得孩子行为习惯不好,认为自己没教育好孩子,而深深地自责……

对此,心理专家建议,家长要明确地告诉孩子,这样做不好,要让孩子懂得,想要别人的东西,必须经过别人同意。在沟通时,避免造成“审问”的局面,另外,可以和老师沟通,请老师共同引导。

孩子将喜欢的玩具带回家

4岁的小虎(化名)在晋江市区的一家幼儿园读小班。不久前,小虎的妈妈蔡女士从小虎的背包里发现了一些小玩具,而这些玩具并不是小虎的。

“一开始,我以为是其他的小朋友给他的。”蔡女士说,后来,她还是放心不下询问孩子。小虎告诉她,这些玩具都是幼儿园的,因为他太喜欢了,就把这些玩具带回家。

和蔡女士一样,宝妈丁女士也有同样的烦扰。

丁女士的女儿小白(化名)今年4岁,也在一家幼儿园读小班。“孩子很喜欢玩具,只要一到超市,就要买各种玩具。”丁女士说,但有几次去朋友家玩时,她发现,孩子的口袋里藏着的玩具并不是她自己的。

“我以为是孩子玩的时候,藏在口袋里,等到回家时忘了拿出来。”丁女士说,后来问了孩子,才知道是因为她没有,又很喜欢,才把玩具偷偷带回家的。

如何帮助孩子改掉习惯

对于孩子这样的行为,不同家长的处理办法也不一样。一些家长表示,虽然教育过孩子,但孩子改不了习惯,很烦扰。

蔡女士告诉记者,那天,听完孩子的话,她就告诉小虎这样做是错误的,下次不能这样做。小虎也保证下次不会了。她原来以为自己对孩子的教育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可是没过几天,小虎又悄悄从幼儿园带回了玩具。

丁女士觉得,孩子小小年纪就有这种坏习惯,长大了可怎么得了?“我教育了她几次,在未得到他人允许的情况下,不能把玩具带回家。还说如果她喜欢别人的玩具,可以和爸爸妈妈说,爸爸妈妈可以给她买。但是,孩子还是有把其他小朋友的玩具带回家的行为。”

另一位宝妈吴女士分享了自己的教育过程。“三四岁孩子的这种行为很正常,我儿子刚上幼儿园的时候也会这样,我也常常教育他。但是到了中班以后,他就不会了。孩子有很多概念还是比较模糊的,比如‘你的’‘他的’‘我的’。在他们的潜意识中,只要自己喜欢,那么这件东西就是自己的。”

避免“审问” 及时沟通

那么,如果孩子有出现这样的情况,作为家长,该怎么处理呢?本报记者特地采访了晋江市未成年人心理辅导站咨询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晋江市平山中学专职心理教师陈红礼,给家长支招。

“家长发现孩子第一次从幼儿园带东西回家,明确地告诉孩子,这样做不好。”陈红礼建议,这个东西是幼儿园的,它的“家”在幼儿园。幼儿园的东西是给所有小朋友一起玩一起用的,而不是只给他一个人的。如果家里有类似的东西,拿出来给孩子看,让他更直观地明白,哪个是自己的,哪个是幼儿园的。其次,让孩子懂得,想要别人的东西,必须经过别人同意。在和孩子互动过程中也可以有意这样示范,比如用孩子的东西时,可以说:“我可以用一下你的东西吗?”最后,和孩子一起把东西还给幼儿园老师,或者让孩子主动送它“回家”,并及时鼓励这样的行为。

陈红礼提醒,家长在与孩子沟通的过程中,要注意:1.询问时的态度。避免造成“审问”的局面。这样会给孩子非常大的心理压力,有时甚至会迫使孩子说谎,让本来简单的事情复杂化,不要用自己的想法代替孩子的想法,鼓励孩子把自己的真实想法说出来。如果孩子迟迟不开口,要有足够的耐心等待孩子的回答,因为这是孩子在整理自己的思路或者进行思想斗争的过程。2.与老师的沟通。如果因为担心老师知道后对孩子态度不好,可以和老师沟通这件事,并请老师共同引导,比如孩子把玩具还回幼儿园时,老师及时鼓励。

版权所有 ©2020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