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又反映孩子上课坐不住,总在座位上玩橡皮;回家画画没两分钟就跑去看动画片;吃饭时东张西望,一顿饭要喂一个小时……”近日,家长王女士吐槽,孩子上幼儿园后注意力分散的问题让他们颇为头疼。
王女士孩子碰到的情况,并非个例。不少家长也反映,孩子出现了注意力分散的问题。对此,咱厝的心理专家表示,幼儿注意力的发展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家长要保持耐心,避免急于求成。她给出建议,培养孩子专注力,家长要为孩子创造一个简洁、安静的专注环境, 合理安排电子产品使用时间等。
家长:孩子注意力分散很烦心
“我家孩子今年4岁,上中班。每次老师组织集体活动,他要么趴在地上看蚂蚁,要么偷偷玩自己衣服上的扣子。老师提醒好几次都没用。”家长林女士无奈地说,上个月,幼儿园举办亲子活动,别的小朋友都跟着老师做手工;她家孩子却被窗外的小鸟吸引,独自跑到窗边看了十几分钟。
类似的情况在家长群里并不少见。陈先生的儿子上大班,最近准备幼小衔接,可孩子的注意力问题让他格外焦虑:“写数字的时候,写着写着就开始在本子上画小人;读绘本只能坚持5分钟,稍微长一点就坐不住,要么跑去玩玩具,要么吵着要吃零食。”陈先生尝试过强迫孩子坐下来完成任务,结果往往是亲子双方都闹得不愉快。
除了学习场景,日常生活中,孩子的注意力分散也让家长们费心。“吃饭简直是一场‘持久战’。”家长张女士说,为了让4岁的女儿好好吃饭,她不得不每天边喂饭边放动画片,“就算这样,孩子还是吃几口就分心,要么玩餐具,要么关注家里其他人在做什么,一顿饭下来至少要40分钟。”还有家长反映,孩子玩玩具时也总是“三分钟热度”,刚拿出积木玩一会儿,看到拼图又丢下积木去玩拼图,不到半小时能换四五种玩具。
原因:多因素叠加导致
为什么孩子容易出现注意力分散的情况?晋江市季延初级中学心理教师章肖美指出,从生理角度来看,幼儿的大脑发育尚未成熟,特别是负责注意力调控的前额叶皮层还在发育中,这使得他们难以长时间集中注意力。“一般来说,3岁幼儿的注意力持续时间约为3~5分钟,4岁约为5~10分钟,5~6岁约为10~15分钟,家长和老师不能用成人的标准来要求孩子。”
除了生理因素,外部环境的干扰也是重要原因。章肖美表示,现在很多家庭的生活环境过于嘈杂,孩子在学习或玩耍时,周围经常有电视声、手机声、家人的交谈声等,这些都容易分散孩子的注意力。“有的家长一边陪孩子玩,一边刷手机、接电话,孩子感受到家长的分心,自己也很难集中注意力。此外,孩子的活动空间过于杂乱,玩具、书籍过多,也会让他们难以专注于某一件事情。”
教育方式不当则是加剧孩子注意力分散的关键因素。章肖美认为,部分家长存在两大误区:一是过度干预。孩子做事情时,家长频繁地指点、纠正,甚至包办代替,打断孩子的专注过程。二是过度刺激。为了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家长给孩子报了过多的兴趣班,安排了过于密集的活动,导致孩子身心疲惫,注意力难以集中。
章肖美还提到,电子产品的过度使用也是导致幼儿注意力分散的“隐形杀手”。“短视频、动画片的画面切换快、刺激性强,容易让孩子形成‘注意力快餐’的习惯,对需要长时间专注的活动失去耐心。长期依赖电子产品,会降低孩子对现实世界中事物的兴趣,进而影响他们的注意力发展。”
建议:保持耐心 避免急于求成
针对幼儿注意力分散的问题,章肖美给出了一些建议。首先要尊重幼儿的注意力发展规律,合理设定期望。“家长和老师要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安排合适的活动时长和内容,不要强迫孩子长时间做一件事情。比如,让4岁的孩子画画,每次10~15分钟即可,完成后给予及时的鼓励和肯定,增强孩子的自信心和专注力。”
其次,要为孩子创造一个简洁、安静的专注环境。章肖美建议,家长可以为孩子设立一个固定的学习和玩耍区域,保持区域内的整洁有序,减少无关物品的干扰。“陪孩子活动时,家长要放下手机,全身心投入,做孩子的‘专注榜样’。比如,和孩子一起读绘本时,家长要认真讲解,引导孩子观察画面,而不是一边看绘本一边刷消息。”
合理安排电子产品使用时间也至关重要。章肖美建议,3岁以下幼儿尽量不接触电子产品。3~6岁幼儿每天使用电子产品的时间不超过30分钟,且要选择高质量的内容。“家长可以和孩子约定使用电子产品的时间和规则,比如看完一集动画片后就关掉电视,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使用习惯。同时,多带孩子参加户外活动,让孩子在大自然中感受事物的细节,提升注意力。”
此外,通过游戏训练提升孩子的注意力也是一个有效的方法。章肖美推荐了几种适合幼儿的注意力训练游戏:“拼图、串珠子、找不同等游戏可以锻炼孩子的视觉注意力;听指令做动作、传话游戏可以锻炼孩子的听觉注意力;搭积木、捏橡皮泥等游戏可以锻炼孩子的动手专注力。家长可以每天抽出15~20分钟,和孩子一起玩这些游戏,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提升孩子的注意力。”
最后,章肖美提醒家长,幼儿注意力的发展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家长要保持耐心,避免急于求成。“每个孩子都是独特的,注意力发展水平也存在个体差异,家长不要盲目和其他孩子比较。如果孩子的注意力问题持续存在,严重影响到日常生活和学习,建议及时带孩子到专业的儿童保健机构进行评估和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