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日熔金,暮云合璧;浪涛拍岸,舞动节拍。昨日傍晚,CABBEEN卡宾2025/2026秋冬大秀在泉州石狮祥芝渔港正式开场。
铿锵的鼓点中,极具闽南文化底蕴的“狮阵”表演震撼登场,与身后港湾停泊的渔船交相辉映,勾勒出别具一格的风味。
随着嘉宾落座,高高矗立的四个旅行箱装置渐次亮起。以天为幕,以海为台,潮声与灯光交织之下,模特踏着间奏从海的“尽头”缓缓走来。
山海舞台 科技与自然共舞
CABBEEN卡宾2025/2026秋冬大秀是泉州时尚周的开幕大秀,也是卡宾服饰创始人兼艺术总监杨紫明又一次回到家乡的创作。作为从闽南走向国际的知名设计师,杨紫明选择将舞台搭建在渔港码头,让时尚回归生活现场。
本次大秀舞台最为瞩目的是T台上9米高的CABBEEN卡宾“旅行箱”,灵感源自杨紫明的个人经历。作为常年穿梭于世界各地的设计师,他路途中最忠实的伙伴就是行李箱。
“行李箱既是漂泊的象征,也是归途的隐喻。”杨紫明说,此次舞台是他设计哲学的具象化——模特仿佛从海天交界处走来,既是远行者,也是归来人。“踏山海·共潮生”的主题由此而生。
“每一场户外大秀都伴随着不可预知的挑战。”杨紫明说,“我们选择户外,是为了拥抱那份无可替代的自然魅力——码头的夕阳、海面的波光、咸湿的海风。这些都是室内无法复制的氛围基因。在创意阶段,我们尽情释放想象力;而在执行层面,我们秉持最务实的态度。”
闽南韵律 传统与当代回响
一场大秀不仅是一场时尚发布会,还是多种艺术表现形式的同台演绎,亦是一段与自然同频共舞的独特体验。
在音乐与表演的编排上,这场大秀别具匠心。大秀总导演肖向荣是晋江东石人,曾多次承担国家重大庆典创作执导任务。“临海而建意味着不可控,但这种不可控才最真实。”肖向荣告诉记者,当模特衣袖随风飞扬,海天自然光与舞美交织时,观众不仅看到了时装,更感受到品牌与人、历史与文化的交融,整场秀充满厚度与感染力。
此外,肖向荣还为渔港舞台赋予了超越时尚本身的文化高度。他将闽南传统乐器与现代电子音效大胆融合,把《世界第一等》《友情岁月》《海阔天空》等经典旋律重新演绎,既唤起闽南人的奋斗记忆,也在时代节奏中注入家国情怀。
灯光设计是此次舞台的“点睛之笔”。冷暖色调的交替对比,既映衬出海洋的深邃与宁静,又放大了时尚的激情与张力。杨紫明特意选择在日落时分开秀,让自然余晖与科技灯光交织,形成独特的现场氛围。
跨界联名 设计与情怀交融
大秀中,两大重磅联名系列成为全场瞩目焦点。
中国航母FLEET 18 联名系列以军装廓形与迷彩图案为灵感,通过功能性剪裁和立体结构,呈现兼具力量感与雕塑感的服饰,既彰显家国情怀,又凸显时尚张力;中国火箭联名系列将航天精神转化为服饰语言,将Gorpcore式的户外元素融入日常穿搭,高科技材质与结构设计兼顾功能性与时尚感,将探索未知、勇于挑战的青年态度具象化呈现。
除此之外,大秀还呈现多维度的时尚篇章:西部牛仔与街头风格的碰撞,通过金属装饰与宽松廓形强化街头的随性与自由感;重工牛仔系列以水洗牛仔、拼接与特殊质感面料解构细节再生美学;商务机能风将实用性与科技感融合,细节处体现现代美学;法式街头风以极简剪裁、中性色调与克制细节打造优雅舒适奢华风格。
提及中国航母 FLEET 18 联名系列,杨紫明表示,这并非一次简单的跨界合作,而是个人情感、家国记忆与设计语言深度交织的结果。作为北京服装学院的客座教授,他曾多次参与国家重大项目的服装设计,对“服饰与使命”的关系有着独特理解。
其中,飞行员夹克运用三层高强度尼龙面料,兼具防风与耐磨;内里透气网布带来舒适与干爽;优化后的后幅结构,确保行动的极大自由度。每一道设计,既是对专业功能的呼应,也是对无畏精神的致敬。
细节处更显心意。运用TPU高周波工艺打造的立体徽章,不仅是装饰符号,更是一种责任的象征——代表着与国家重器同行的庄严承诺。“我出身军人家庭,家国情怀一直在我心里,我希望用一针一线向军人致敬。”杨紫明说。
杨紫明: 用一场秀带火一座城
本报记者 施珊妹 丘天 张汉阳 实习生 林可可
秀场上,一波波惊喜将观众的情绪推向高潮;秀场外,一次次确认让杨紫明无比理性。既要激情又要冷静,杨紫明说,自己既是天马行空的创意设计师,也是求真务实的企业家。
他如何身兼数职?大秀的主题有什么含义?大秀的选址是怎么考虑的?带着大家好奇的问题,本报记者独家专访了杨紫明。
本报记者 施珊妹 丘天 张汉阳
“我天生就是一个爱折腾的人”
啊珊:此次大秀的主题是“踏山海·共潮生”,有什么含义吗?
杨紫明:时装秀的主题跟我的生活是相呼应的。我在年轻时就离开家乡到香港创业,因为工作全世界飞,仅去年就飞行了100多次,所以取名“踏山海”。但是,不管我走到哪里、我有什么成就,我跟家乡的关系都是密不可分的。这是根的文化,也叫“共潮生”。
啊珊:您希望这次大秀达到什么效果?
杨紫明:首先它是一场时装秀,展现的是过去一年我的设计、创作成果,并且呈现我对流行、服装的理解,以及全球流行的信息。希望能让喜欢我设计作品的人感受到时装的魅力。
其次,我希望通过这场秀,让来自世界各地的人看到家乡的美。事实上,我在办秀的过程中,发现了家乡更多的美。
啊珊:听说大秀筹备过程遇到了很多困难?能不能介绍一下。
杨紫明:举办户外大秀确实比较困难,而且很多困难是“自找”的——舞台搭建需与潮汐和天气“赛跑”,布景要经受住海风考验。
大秀总导演肖向荣选择的这片海域并不平整,并且有海堤挡住了观众的视线,所以我们要将舞台抬高并找平,工程量巨大。另外一个困难是舞台上有一个高9米的旅行箱,而海边的风很大,我们要想办法让旅行箱有稳得住的支柱承压。
我天生是一个爱折腾的人,又是一个完美主义者。我会大胆想象,也会把想象变成现实。比如,针对秀场开场时间,我们反复观测近期潮汐情况、夕阳西下的时间,在不断比对中,选择最优方案。
“拼搏,是闽南人与生俱来的”
啊珊:您既是品牌设计师,又是主理人。许多天马行空的创意需要花很多成本去落地,值不值得?您又是怎么坚持下来的?
杨紫明:有些老板可能不支持设计师的想法,有些设计师的想法可能很难去实现。对我而言,自己的想法不得自己去实现吗?所以,我一边想着怎么创业,一边想着怎么省钱。
我骨子里很“闽南”,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会去面对它、挑战它,去拼搏、去冒险。
至于值不值得投入这么大?值不值得用这么多精力去完成这一场秀?值不值得为家乡尽自己所能,除了自己还要带上艺人朋友一起为家乡站台?我觉得,这些都是没有办法衡量的。更何况,我也不是为了“值不值得”去做这个事情。我觉得,是我喜不喜欢、我应不应该、我有没有这个能力。如果有,那为什么不呢?
啊珊:您说过,“家乡既有拼搏的基因,又有包容的情怀。这跟做品牌是一个道理——根扎得越深,枝叶才能伸向更远的地方。”在您看来,家乡于品牌意味着什么?
杨紫明:很多人都面临着三个问题:你是谁?你来自哪里?你将去向何方?
对于我而言,我的根在这里,我的血液里流淌着闽南人的拼搏基因,我对家乡有着深深的爱与迷恋。这是一个闽南人与生俱来的性格。所以,我的品牌中许多具有冒险精神的创意、颠覆性的设计都是来自于此。卡宾是一个设计师品牌,我希望把这种精神融入品牌风格里。
啊珊:您怎么看待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品牌把秀放在家乡举办这种行为呢?
杨紫明:从全球的角度来看,许多奢侈品品牌也会把大秀放在品牌所在的城市,LV是如此,香奈儿也是如此。
泉州是一个服装品牌扎堆的地方,全国乃至全球出名的男装品牌、运动品牌都来自这里。我觉得这是一件值得骄傲的事情。
我经常在公开场合说,我来自哪里,我为家乡感到骄傲。我能够把我的秀放在家乡举办,这是一件值得骄傲的事情。
“真实的记录,欢喜就好”
啊珊:卡宾大秀也是泉州时尚周(秋冬)开幕时尚秀,您怎么看待通过一场秀带火一座城?
杨紫明:泉州提出打造“时尚之都”名片,是一个非常英明的决定。
从全国来看,泉州是一个众多服装品牌聚集的地区,有成为时尚品牌聚集地的基础。这和米兰很像。最初,米兰也是一个工业城市,慢慢发展成品牌城市,最后变成全球品牌聚集地。全球四大时装周中,我们和米兰是最接近的,我们有自己的品牌,这些品牌有自己的文化。期待这些品牌能走向世界,被全球认知。
打造泉州时装周、打造“时尚之都”名片是一件非常正确而有意义的事情。我愿意尽绵薄之力,去推动家乡名片的打造,让它走向全国、走向世界。
啊珊:您个人现在是一个“大网红”,个人IP打造得很成功。现在,越来越多企业家入局做自媒体,有没有什么经验可以跟大家分享的?
杨紫明:其实,我没有刻意去打造自媒体形象。在微博时代,我就拥有百万“粉丝”了。
2010年,我获得中国设计界的最高奖项——金顶奖时,众多媒体来采访我,让我获得了许多热爱时装的人的关注,有一定的“粉丝”基础。另外,我个人有分享的欲望,希望把一些美好的事物和对生活美好的理解分享给喜欢我的人。我没有刻意营造人设,只是很真实地记录生活。
至于建议,我认为就是大胆表现,把最真实的东西展现出来,把自己的观点、经营企业的经验、对产品的理解,展示给大众就好。
第二个建议是做自媒体的人要有颗坚定强大的心。做自媒体的过程中,我收获了很多人的喜欢,也有很多人骂我。我最近很喜欢《欢喜就好》的歌词,与大家共勉。